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晶体,C是紫色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最终呈红色

B.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是NaOH溶液,实验仪器D可以起到防止溶液倒吸的作用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则C中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D.若A为浓H2SO4,B为Cu,C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B 【解析】 试题分析:A.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晶体,二者反应生成氯气,把氯气通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故A错误;B、导气管下端连接球形干燥管时,由于球形干燥管中间部分较粗,盛放的液体的量较多,倒吸的液体靠自身重量回落,因此可以防止液体倒吸,故B正确;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滴入后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和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但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所以C中产生白色沉淀不溶解,故C错误; D、若A为浓硫酸,B为Cu,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反应,如果不加热,则没有二氧化硫产生,所以C中溶液无变化,故D错误;故选B。 考点: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的制取和性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叙述I和叙述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叙述I

叙述II

A

H2有还原性,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H2

B

CuS难溶于水和硫酸

反应:H2S+CuSO4=CuS↓+H2SO4

可以发生

C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Cl-、Br-等离子

向海水中通入F2可大量获得Cl2、Br2

D

SO2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往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SO2,溶液先变红再褪色

 

 

查看答案

可以把6种无色液体:乙醇、苯酚溶液、甲苯、Na2CO3溶液、AgNO3溶液、KOH溶液区分的试剂是(   )

A.新制碱性Cu(OH)2悬浊液     

B.FeCl3溶液       

C.BaCl2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必有铁

B.CO2和SO2混合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Ba(NO3)2溶液中,最终都有沉淀生成

C.钠、镁着火时,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将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分离

 

查看答案

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距试管口的1/3处

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容积的试管加热 

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立试管

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

⑥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⑨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

⑩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①④⑦⑩       B.①④⑤⑦⑩       C.①④⑤⑦⑧⑩      D.④⑤⑦⑩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现象

B.将小烧杯中25mL蒸馏水加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沉淀,停止加热以制取Fe(OH)3胶体

C.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阴极运动,说明Fe(OH)3胶体带正电

D.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H2SO4溶液时,开始时会出现凝聚,再继续逐滴加时,沉淀又会消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