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混有少量Na2CO3的NaOH固体中NaOH的含量,准确称取2.0 g样品配制成200 mL溶液,然后分三次各取20.00 mL溶液于三个洁净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过量BaCl2溶液和1~2滴指示剂,用浓度为0.2000 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
(1)滴定时应选用____作指示剂;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
(2)下列操作会导致烧碱样品中NaOH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____。
A.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 |
B.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
C.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俯视读数 |
E.滴定终点前加水清洗锥形瓶
F.指示剂变色后立即读数
(3)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 V(烧碱溶液)/mL | V(HCl)/mL | |
初读数 | 末读数 | ||
1 | 20.00 | 0.60 | 20.62 |
2 | 20.00 | 0.80 | 20.78 |
3 | 20.00 | 0.20 | 20.90 |
依据表中数据,计算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____。
将NaHCO3饱和溶液分别加热至20℃、50℃时测得溶液pH分别是8.4、8.8。对于pH升高的原因甲、乙同学提出各自观点:
甲认为:HCO3-的水解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溶液碱性增强。
乙认为:温度升高造成NaHCO3受热生成Na2CO3,溶液碱性增强。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提出以下方案补充实验:
(1)在50℃的NaHCO3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____(填序号),若____,则甲判断正确。
A.CaCl2溶液 B.Ba(OH)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将加热后的NaHCO3饱和溶液冷却到20℃,若溶液的pH____8.4(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则乙判断正确;
(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____判断是错误的。
某科研小组设计出利用工业废酸(含10%的H2SO4)和废弃氧化铜锌矿制取活性ZnO的方案如图。
已知:298 K时各离子开始沉淀及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离子 | 开始沉淀时的pH | 完全沉淀时的pH |
Fe2+ | 6.34 | 9.7 |
Fe3+ | 1.48 | 3.2 |
Zn2+ | 6.2 | 8.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H2SO4作用下矿石中含有的ZnS溶解而CuS不溶,这是由于相同温度下:Ksp(CuS)____Ksp(ZnS)(选填“>”、“<”或“=”)。
(2)除铁过程中试剂甲最好选用____(填序号)。
A.KMnO4 B.H2O2 C.HNO3 D.Cl2
(3)除铁过程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调节pH在____范围之间。
(4)试写出沉淀Zn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pH均为2的a盐酸、b醋酸两瓶溶液,与足量锌反应放出等体积H2所需时间的长短顺序是a____b(用“>”、“<”、“=”表示,下同);完全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需两种酸的体积大小顺序是a____b。
(2)已知:25℃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4。试回答:
①取pH=5的H2SO4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00 mL后溶液中c(H+)∶c(SO42-)=____。
②将体积为Va、pH=13的NaOH溶液与体积为Vb、pH=1的H2SO4溶液混合:
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Va∶Vb=____;
若所得混合液pH=2,则Va∶Vb=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甲、乙、丙装置连接如图,除G、H外所有电极均为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D电极质量增加。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A极是____极(填“正”或“负”);乙装置F电极附近的现象是____。
(2)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G应该是____(填“Ag”或“Cu”)。
(3)如用甲醇燃料电池(如图)充当电源,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若用丁装置(如图)代替乙装置,写出丁装置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____。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盐碱地(含较多Na2CO3)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相同浓度的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HCO3-) ____c(CO32-)(用“>、<、=”表示)。
(2)常温时,AlCl3溶液呈____性(填“酸”、“碱”或“中”),将AlCl3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________。AlCl3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