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H=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
S(s)+2K(s)═K2S(s)△H2 =b kJ•mol-1
2K(s)+N2(g)+3O2 (g)═2KNO3(s)△H3=c kJ•mol-1则x为( )
A.3a+b-c B.c-3a-b C.a+b-c D.c-a-b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W>X B.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C. 阴离子的还原性:W>Z D. 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10℃20mL 3mol/L的X溶液 B.20℃30mL 2mol/L的X溶液
C.20℃10mL 4mol/L的X溶液 D.10℃10mL 2mol/L的X溶液
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
C.2 v正(H2)=3v逆(NH3) D.v正(N2)=v逆(H2)
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是( )
A.PCl5 B.BCl3 C.CCl4 D.NH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设计、现象记录、结论解释都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设计 | 现象记录 | 结论解释 |
A | 将少量浓硝酸逐滴加入Cu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 | 产生红棕色气体 | 硝酸被还原为NO2 |
B | 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 铝箔熔化但并不滴落 | 熔点:Al2O3>Al |
C | 向某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 | 出现红褐色沉淀 | 加入Na2O2粉末前,原氯化 亚铁溶液已经变质 |
D |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持续长时间通人氯气 | 溶液先变红,最后变为无色 | 氯气有漂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