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式流程图如下:
(1)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制氢气的原理如下:
①CH4(g)+H2O(g)CO(g)+3H2(g)ΔH=+206.4kJ·mol-1
②CO(g)+H2O(g)CO2(g)+H2(g)ΔH=-41.2kJ·mol-1
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的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__。
利用反应②,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的产量。若1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CO的体积分数为20%)与H2O反应,得到1.18 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图(a)表示500 ℃、60.0 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简述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某同学探究影响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时,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序号 | 反应温度 | Na2S2O3浓度[ | 稀硫酸 | H2O | ||
V/mL | c/(mol/L) | V/mL | c/(mol/L) | V/mL | ||
① | 20 | 10.0 | 0.10 | 10.0 | 0.50 | 0 |
② | 40 | V1 | 0.10 | V2 | 0.50 | V3 |
③ | 20 | V4 | 0.10 | 4.0 | 0.50 | V5 |
(1)该实验①、②可探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V1、V2和V3分别是 、 、 。
(2)实验①、③可探究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V4、V5分别是 、 。
Ⅱ.二氧化氮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进行到45秒时,达到平衡(NO2浓度约为0.0125mol/L)。如图中的曲线表示二氧化氮分解反应在前25秒内的反应进程。
(3)前20秒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率 mol/(L·s)
(4)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
(5)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后,不改变其它条件,向该容器中再加入少量的NO2,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NO2的平衡转化率 68.75%(填“>”、“<”或“=”),NO的体积百分含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都不变),反应经过20秒达到平衡,请在图上用虚线画出加催化剂后反应0~70s的曲线。
Ⅰ.反应:aA(g) + bB(g) cC(g) △H<0 在2L恒容容器中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 == 。
(2)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采取的措施是 。
(3)比较第二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三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T2 T3(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
(4)第三阶段平衡常数K3的计算式 。
Ⅱ.利用图①中的信息,按图②装置链接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
(5)B瓶中的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 (填“深”或“浅”),其原因是 。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 ,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H<0(正反应放热),当温度升高K值 。
(2)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g),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 + H2O(g)CO2(g)+H2(g) △H<0,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则0~4min的平均速率v(CO)= 。
(3)t1℃(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
t1℃时物质浓度(mol/L)的变化
时间(min) | CO | H2O | CO2 | H2 |
0 | 0.200 | 0.300 | 0 | 0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3 | c1 | c2 | c3 | c3 |
4 | c1 | c2 | c3 | c3 |
5 | 0.116 | 0.216 | 0.084 |
|
6 | 0.096 | 0.266 | 0.104 |
|
①表中3~4min反应处于 状态;c1数值 0.08mol/L(填“>”“<”“=”)
②反应在4~5min,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单选),表中5~6min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单选)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 ΔH。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 0 | 2 | 4 | 6 | 8 | … | 16 | 18 |
n(X)/mol | 1.600 | 1.200 | 1.100 | 1.075 | … | … | 1.000 | 1.00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6 min时间段内Z的平均反应速率2.5×10-3 mol/(L·min)
B.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C.达平衡后,升高温度,K减小,则正反应△H>0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1.6 mol Z,达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不变
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 mL浓度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先增大再减小
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c(NH)=c(CH3C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