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4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战争造成的灾难有目共睹,但不同时代、不同人对战争有不同的思考和主张。阅读材料
图24 图25
材料二“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也是—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
——《大国崛起》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主题?(3分)
(2)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啊材料二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旧的习俗被打破,新的观念逐渐形成,社会风气也在悄然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残、长幼妍媸均可。
——《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新妇女观的哪些内容?(4分)
(2)这种新妇女观受到了哪种思想影响?列举近代中国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反封建革命。
[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抚,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蔽则修之,非大坏别不更造也。”——(宋史)
材料三 宋大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
度……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条)?(4分)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
在人类历史又分散到整体的发展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回答以下2题。
1.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件是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邀请中国朋友去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去看京剧演出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2.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回答以下2题。
1.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喊:“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作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门。”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2.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
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诗歌、图像都是鲜活的历史,它们生动地向我们讲述着社会的变迁。回答以下2题。
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坛,……有财不行商,有了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图8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令区域的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