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

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750%,到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其原因是(    )

A.斯大林模式比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更为先进

B.苏联开创了独特的国民经济发展之路

C.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D.政府干预下的西方国家的工业复苏进程缓慢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经济发展。根据所学知识,苏联出现“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750%,到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的原因是斯大林体制积极促进作用。所以答案选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胡佛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的银行家和准备金体系确保了这个国家渡过信贷风暴而没有任何损失。在商业中,我们只要考虑了维持工资率、分配就业和加速大规模建设。政府扩大了公共建设,为农业提供了信贷,同时又限制了移民。这些措施维持了较高程度的消费,而这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只有这样,这些措施才能阻止大范围失业的发生。”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经济崩溃是因为向商业借款人提供的信贷太少

B.联邦储备系统是增强经济稳定的重要工具

C.公共建设成为解决经济萧条的有力手段

D.政府应该扩大权限,控制劳动者工资水平

 

查看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③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促进了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东欧:俄国→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   

A.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B.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C.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D.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查看答案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查看答案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