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世界不同地区文明冲突碰撞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公元1607年,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
——根据中央电视台电视片《徐光启》整理
材料二 早期的耶稣会传教士,特别是利玛窦神父,敏锐地看到中国人的数学知识虽然并不落后,却未能将其应用在诸如天文学这样的领域。不过,耶稣会传教士确实希望唤起中国人对欧洲科学的兴趣,并借此发展传教活动。
——瑞尔《寻找文化的契合点——论早期天主教耶稣会士在中国的传教方式》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顾立雅《孔子中国之道》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莱布尼茨盛赞中国儒学的原因,并指出伏尔泰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理由。(6分)
材料四 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兢兢业业,谨模拟美国独立之义,约为数事,再拜顿首,献于我最敬最亲爱之皇汉人种四万万同胞前,以备采行焉如下:……
一 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
一 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属天赋之权利。
一 不得侵人自由,如言论、思想、出版等事。
一 各人权利必要保护。须经人民公许,建设政府,而各假以权,专掌保护人民权利之事。
一 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迨其既得安全康乐之后,经承公认,整顿权利,更立新政府,亦为人民应有之权利。
——邹容《革命军》
(3)材料四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8 分)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恶西法者见六经古史之无明文,不察其是非损益而概屏之,如诋洋操为非, 而不能用古法练必胜之兵;诋铁舰为费,而不能用民船为海防之策,是自塞也。自塞者,令人固蔽傲慢,自陷危亡,略知西法者又概取经典所言而傅会之,以为此皆中学所已有。如但诩借根方为东来法,而东习算学,但矜火器为元太祖征西域所遗,而不讲制造枪炮,是自欺也。自欺者,令人空言争胜,不求实事。溺于西法者甚或取中西之学而糅杂之,以为中西无别,如谓《春秋》即是公法,孔教合于耶苏,是自扰也。自扰者,令人眩惑狂易,丧其所守。综此三蔽,皆由不观其通。……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汔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设学》
材料二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 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材料三 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富屯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四 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开办情况表(截止得到2006年9月)
地区 | 亚洲 | 欧洲 | 美洲 | 非洲 | 大洋洲 |
数量(单位:所) | 31 | 41 | 27 | 6 | 3 |
——中国教育新闻网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张之洞的主要观点。反映这一观点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指出其主要意图。(4分)
(3)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4分)
(4)材料四中孔子学院在全球开办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4分)
(14分)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了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苟况《苟子·性恶》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孟子、荀子、王阳明、苏格拉底在人性观问题上的主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扩展人的善性,他们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解决途径?(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西方先哲强调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其侧重点及目的有何不同?(6分)
近代西方的一些画家“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下列作品,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那么19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A.达尔文 B. 拉瓦锡
C.居里夫人 D. 爱因斯坦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引文中的“这些哲人”和空格部分(□□)分别是指
A.人文主义者、人性 B.启蒙思想家、理性
C.启蒙思想家、科学 D.人文主义者、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