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说):“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说):“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被发之人。”

——《魏书·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1)依据材料一,分析孝文帝如何从两个方面阐述一从正音的必要性。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4分)

(3)综合两则材料,你有何启示。(2分)

 

(1)孝文帝认为说汉话是符合正统说法,符合礼的规范;如果不说汉话,又会回到改革前落后野蛮的状态。(4分) (2)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4分)(仅答民族融合给1分) (3)一个民族或王朝要善于融合学习不同民族文化,才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文明。(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问难度小,孝文帝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一从正音”的必要性。 第二问通常 可结合民族关系、政治和文化方面作答。 第三问实际要求从孝文帝改革积极影响作答。 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司马光在叙述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时说:“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这表明(   

A.这部巨著是为更新体例,完善典籍而作

B.这部巨著是为考证史料,辨伪求真而作

C.这部巨著是为删冗举要,通古鉴今而作

D.这部巨著是为惩恶扬善,明性修养而作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D.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查看答案

“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是启蒙运动时期富有代表性的口号之一。下列对该口号理解最贴切的是(   

A.社会契约论                   B.自然权利说

C.分权思想                     D.理性主义

 

查看答案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A.“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B.“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

D.“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查看答案

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此材料说明雅典(   

A.陪审法庭体现了民主原则

B.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情感

C.法庭审判的程序规范合理

D.法官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