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中叶...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

占世界GDP份额(世界=100

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

中国

西欧

中国

西欧

1500

25

179

600

774

1600

292

199

600

894

1820

329

236

600

1232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当时思想、文学的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种态势的总体认识。(4分)

 

(1)特点:全国商业市场相当发达;大量市镇兴起;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出现。(3分) (2)原因:农产品的商品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白银的促进作用。(3分) 影响:传统儒学受到冲击批判;小说创作蓬勃发展。(2分) (3)态势:经济总量领先于西欧,但人均GDP落后于西欧。(2分) 认识:明清时期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相对于西欧工业文明的日益兴起,明清社会经济出现迟滞。(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 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 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一一对应可以得出其特点为全国商业市场相当发达;大量市镇兴起;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出现。 (2)依据材料“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 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 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可以得出农产品的商品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白银的促进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传统儒学受到冲击批判;小说创作蓬勃发展。 (3)依据表中数据变化可知三个时期GDP总量都要高于欧洲,第二项,人均GDP低于欧洲,由此可以得出态势:经济总量领先于西欧,但人均GDP落后于西欧,认识也可依据数字演变趋势得出来明清时期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相对于西欧工业文明的日益兴起,明清社会经济出现迟滞。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明清经济·特点、世界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莫言在小说《生死轮回》中塑造了土地改革时被枪毙、在阴间里为自己喊冤的一个地主形象,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地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下列与其文学流派相似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时代》认为:“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这里的“群雄竞起”

A.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B.推动了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扩张

C.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查看答案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如何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和出现二战后的繁荣,或许是20世纪历史学者所面对的最大题目。面对这一最大题目,西方各国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采取自由主义政策                   B.实施福利国家政策

C.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D.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对“苏联制度”的评价

A.强调了工业化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影响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提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D.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查看答案

《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东欧:俄国→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

A.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B.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C.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         D.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