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分)历史学家认为,民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但民主并不是少数服从多数那么简单,...

17分)历史学家认为,民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但民主并不是少数服从多数那么简单,过于泛滥的民主可能导致社会动乱,民主的发展要符合国情,是渐进的,公民应珍惜参与民主的机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时期,公民大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是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它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即所有公民都直接参加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公民大会……公民大会还曾允许任何公民就任何问题自由发言(无论违法与否),只要他在祭坛上放一橄榄枝表示请愿即可。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1787年,费城召开了一个制定宪法的会议……在会议上,代表们唇枪舌剑,争论得异常激烈。……但是,与会代表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意见几乎完全一致。第一,建立一个比较强有力的政府,以便有力量偿还公债、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社会秩序和镇压人民反抗,有权力征税及调整对外贸易及州际贸易。第二,大多数与会者在反民主反人民方面也是一致的。他们认为:民主是危险的,必须加强中央权力来抵消州宪法中的民主成分。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由于总统由各州的选举团选举,参议员也由各州议会选举,故各州的主权在联邦政府中实际上有很重要的影响力,可以有效地防止中央权力的专制化。……(联邦政府内部)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由于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议院和众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直接民主的局限性。(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制宪会议中,与会代表要求建立一个比较强有力政府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二、三,为了限制泛滥的民意及避免暴政,归纳美国在制度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美国民主制度的积极意义。(7分)

 

(1)局限:直接民主制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分)也可能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政局的动荡不安。(2分) (2)原因:1787年前的美国是一个松散的邦联体制,中央权力小,地方权力大,无法解决美国面临的内外危机;(2分)加强中央权力有利于政府征税、维持常备军应付国内外危机,巩固统治;(2分)同时也为了限制滥用民主带来的危险。(2分) (3)举措:代议制度(或民主共和制)(2分);分权制衡(或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三权分立等)(2分) 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权力;(1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权力的滥用,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1分);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雅典直接民主的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从直接民主可以使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和结果导致政局的动荡两个角度来组织回答即可。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第一,建立一个比较强有力的政府,以便有力量偿还公债、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社会秩序和镇压人民反抗,有权力征税及调整对外贸易及州际贸易”结合1787年宪法的背景可以分析出1787年前的美国是一个松散的邦联体制,中央权力小,地方权力大,无法解决美国面临的内外危机;加强中央权力有利于政府征税、维持常备军应付国内外危机,巩固统治;由“第二,大多数与会者在反民主反人民方面也是一致的。他们认为:民主是危险的,必须加强中央权力来抵消州宪法中的民主成分。”可以分析出为了限制滥用民主带来的危险。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由于总统由各州的选举团选举,参议员也由各州议会选举”可以分析出美国实行代议制;由“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由于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议院和众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可以概括出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利于加强中央权力、维护民主和长期稳定发展三个角度来回答即可。 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直接民主的局限性;近代西方的近代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背景;近代西方的近代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及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分)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在西方的冲击下,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又是一次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等著作。……地理学中寄托了他们经世匡时的苦心,并标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端。可惜的是,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上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察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讲富强、救危亡,惟用西洋之术。……今日之要政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实施的事项莫亟于废八股,即汉学、宋学、词章亦皆宜束之高阁。他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19世纪中叶中国文化近代化开端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末中国民族精神发生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严复在维新理论宣传上的积极影响。(6分)

 

查看答案

(15分)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注:当时印度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为24%)。

——(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材料二 18世纪的清朝)不仅西南以及东北得到大开发,中部也得到进一步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在1819世纪,中国东部由于居于东亚贸易圈的内核,所以日本的铜,美洲的银,东南亚的粮食、木材、锡、香料、药材,印度的棉花、染料,俄国、美国的皮毛,都流向中国东部来了。……珠江三角洲人民用印度输入的棉花纺织出来的棉布,大部分出口到英国。

——刘东等《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

材料三  1979年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得越来越好,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进入世界市场,在其中扬长避短,获得利益……麦迪森运用PPP方法计算,1995年中国的GDP在世界的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5%上升到11%,因此,早在1995年,中国GDP就已经超过日本和前苏联地区,仅次于欧洲和美国。

——刘东等《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经济在17001820年间发展的哪些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1978年到1995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5分)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为哲学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并呈现正反两个方面,例如启蒙时期的机械决定论和19世纪末以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典型的偏差:都影响了当时社会的思维方式。上述两个观点主要运用与借鉴了(  )

A.量子理论与进化论              B.量子理论与相对论

C.细胞学说与原子论              D.经典力学与进化论

 

查看答案

从西欧六国到十二国,再扩展到包括东欧的二十七国,在欧洲走向联合的进程中,其中有两个国家从敌对走向和解并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两个国家是指右边图中的(  )

满分5 manfen5.com

A.②       B.①        C.③       D.①⑤

 

查看答案

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他查阅了以下相关的历史书籍。依据你的判断,他研究的历史主题最有可能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殖民体系的崩溃                    B.两极格局的瓦解

C.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第三世界的崛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