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有了一系列“不遵条约,不守公法”的挑衅举动,中国忍无可忍才付诸武力,对日开战。同一天,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中国宣战,称中国首先破坏了东亚和平,所以日本挥拳出手,要求臣民竭尽全力对中国作战,不过十分显眼地也加了一个前提,即要求上述的举动“不违反国际公法”。该材料表明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

A.都用国际公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B.都是正当的维护国家利益

C.试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D.都以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为己任

 

C 【解析】 试题分析:清政府颁发上谕对日本宣战,说是日本 “不遵条约,不守公法”. 日本天皇也下诏对中国宣战, 要求 “不违反国际公法”。材料表明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在宣战书中称其行为是根据国际法采取的行动,为了获得西方列强的支持。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欧美诸邦,是时新通商于中国,其不欲中国之扰乱固也。故当两军相持,历年不决之际,彼等必欲有所助以冀速定。而北京政府之腐败,久已为西人所厌惮,其属望于革命军者必加厚,亦情势之常矣。…”材料说明

A.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运动持观望态度

B. 维新变法运动得到列强的默许

C.资产阶级革命得到西方的认可

D. 国民大革命利用北洋政府与西方的矛盾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人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材料反映出

A.政府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政策

B.政府对工商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

C. 民间贸易完全突破了官府的限制

D.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

 

查看答案

(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硫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

A.君主专制加强                  B.宗法制发展

C.科举制范围的扩大              D.中央集权加强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长期被推祟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里,“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儒法合一、外儒内法             B. 儒家不再强调“民本”思想

C. 新儒学吸收了法家思想           D.法家思想专制原则的胜利

 

查看答案

(15分)材料一  明中叶以来,吏治败坏,考察官吏的制度流于形式。张居正在维护明朝统治的基础上推行了“考成法”,内容:其一是六部和都察院要把所属官员应办之事,规定出完成期限,然后分别登记在三个帐薄上,一本由部、院留做底薄,一本送六科,一本送内阁。其二是六部和都察院分别按照底簿登记,逐月检查。六科根据帐薄登记,稽查六部的执行情况,内阁亦根据帐簿登记,稽查六科,并对欺隐事例进行惩处。这样,月有考,岁有稽,内阁总其成。“致理之要,无逾于此”。

——摘编白张海瀛《论张居正的考成法》

材料二  “江陵立考成法,以为制治之本。向者因循玩憩,至是中外淬砺,莫敢有偷心焉。江陵志在富强,当积弛之后,钱谷阴耗不可问,力振其弊,务责实效,中外凛凛,毋敢以虚文支塞。行之十年,太仓之积,足备数载”。

——摘编自炎迁《国榷》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目的和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考成法”实施的历史作用。(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