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刑的前一夜,来探监的老朋友克里托极力鼓励苏格拉底越狱,但他拒绝了。他认为:逃监是毁坏国家和法律的行为,如果法庭的判决不生效力、被人随意废弃,那么国家还能存在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苏格拉底具有很强的公民意识 B.苏格拉底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C.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很大局限性 D.雅典城邦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
“从1977年开始,台湾歌星邓丽君的磁带通过走私进入大陆,经过转录,在民间广泛流行。1980年中国音协召开西山会议,焦点是‘邓丽君歌曲是靡靡之音、黄色音乐’的讨论与批判。这时的舆论,尤其是老音乐家们认为邓丽君的一些歌曲内容比较灰暗、颓废。”这反映了( )
A.大陆双百方针在恢复中受到“左”的思想干扰
B.虽然一国两制已经写进宪法,但两岸关系依然紧张
C.邓丽君的歌曲格调不高,不符合大陆双百方针的精神
D.邓丽君作为台独势力的代表遭到大陆的抵制
近代上海曾流行一首歌谣:“乡下小姑娘,要学上海样,学死学煞学不像,等到学来七分像,上海已经换花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近代上海引领全国时尚
B.近代上海时尚变化快
C.近代社会生活城乡存在明显差异
D.近代中国农村姑娘都崇尚洋气的社会生活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大清国民普遍存在一种轻视日本的虚骄心态,幻想借机重新崛起。正如《申报》当时报道:“以堂堂中国,土地之广,军饷之充,人民之众,以视日本区区一岛国,……俯首请成,当出于日本。”与上述心态形成无关的是( )
A.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发展不了解
B.洋务运动建立了一支庞大的陆海军
C.天朝上国思想
D.瓜分犴潮加深了民族危机,大清国民复仇心切
北宋中期以前,在谏官、御史任上成名者众多,如包拯、赵抃、唐介等,敢于向皇帝仗义执言、对大臣大胆弹劾,对防止朝政走向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到了北宋中晚期,“谏官不论得失,御史不劾奸邪”。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施行效果取决于皇帝
B.古代监察谏议体制对权力监督和反腐起到了一定作用
C.古代谏官、御史的个人素质对监察谏议制度影响极大
D.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学者黄正建著有《唐代衣食住行研究》一书,下列表述出自该书的是( )
A.“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布料”
B.“主食用谷物仍以粟、麦、稻为主”
C.“城市官民杂处、商民混居,违章建筑侵占街道的现象严重”
D.“在交通要冲,形成了一大批工商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