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太祖在建隆三年八月下诏:“诸道法司参军,皆以律疏试判”,并形成制度。宋神宗时,...

宋太祖在建隆年八月下诏:“诸道法司参军,皆以律疏试”,并形成制度。宋神宗时,科举考试增加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苏东坡也曾表示:“读书万豢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这说明宋代

A.文官政治日趋成熟                  B.明法慎行,德主刑辅

C.行政权司法权合一                  D.政治清明,法律健全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宋太祖……皆以律疏试判……宋神宗时……专考律令断案……苏东坡……读律……”可知,宋朝非常强调法律的作用,依律办事,这说明了宋朝文官政治日趋成熟,所以答案选A。材料并不能体现出B、C、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载指出:“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这表明

A.世族门阀制度初步形成              B.宗法概念扩至国家政权

C.宗族制度威胁中央集权             D.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查看答案

史学理论家刘知几认为,“夫有(史)学而无(史)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簸,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下列选项属于史才的是

A.孔子用春秋笔法暗贬郑庄公          B.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研究秦律

C.林则徐搜集当时各国的信息          D.托克维尔对美国内战的预言

 

查看答案

(26分)分配问题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分配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国家通过农业税(后改所得税)、义务交售、实物支付等方式,拿走了集体农庄很大一部分产品。这种方式实际上带有近乎无偿占有或半无偿占有的性质,……使庄员很大程度上失掉了对自己生产成果的物质兴趣。

——包雅玮:《评析我国高级社与前苏联集体农庄之差异》

材料二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表2)

表2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单位:万吨)

年份

产量

收购

收购量占产量(%)

1958

20000

5876.0

29.4

1959

17000

6740.5

39.7

1960

14350

5105.0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业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

材料三  20世纪到福利制度黄金时期的70年代,英国福利开支增长了2.7倍,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4%上升到29.4%,1 983年,增至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38.2%。

——王振华《重塑英国: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分配方式存在什么共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相似背景。列举后来两国为改变这种状况所采取的措施。(10分)

(2)概括材料三中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举措。结合史实分析其背景,并予以简要评价。(12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配制度的认识。(4分)

 

查看答案

(26分)户籍管理或人口迁移政策是不同时期时代特征的反映,户籍是国家统计人口的重要渠道,迁徙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平与正义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里中钱粮、差役、公务,俱有专人督责。”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外出,出门须持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

——中、国全史

材料二  1662年英国议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凡擅自变更住所之人,都应被迁回其法定住所所在地的教区。1795年和1 846年的贫民迁移法实际上已经取消了对劳动力迁徒的限制。

——丰华琴:《英国工业化时期的济贫政策与人口迁移运动》

材料三  1958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以法规的形式限制农村户口迁往城镇。

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渐全面放宽大中小城市户籍政策,鼓励人口转移到大中小城市。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8分)

(2)材料二中英国人口管理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为什么要取消对劳动力迁徙的限制。(8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分别指出我国50年代“限制农村户口迁往城镇”和近年来放宽农村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0分)

 

查看答案

胡适的《差不多先生》最显著的特点是深入浅出,全篇不仅语言朴实无华,甚至连讲述的几件事也普通之至,例如买糖、念书、记账、搭车、治病之类。据此可知《差不多先生》属于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