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的早期形成了“无尖不成商,无度不丈夫”的说法,其意为卖粮食时不仅要将量斗...

中国古代的早期形成了“无尖不成商,无度不丈夫”的说法,其意为卖粮食时不仅要将量斗装满,还要额外堆出尖顶;卖布匹时必须量出足够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称做商人。但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无奸不成商,无毒不丈夫”。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①儒家“义利”观念的传播            ②政府经济政策的价值观导向

③现实经济结构的长期稳定            ④中国社会道德观的整体滑坡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无尖不成商,无度不丈夫” 体现了儒家“义利”观,但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无奸不成商,无毒不丈夫”。说明商人道德低下。排除①。④错在“整体滑坡”。古代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现实经济结构的长期稳定,国内市场狭小,商业发展非常艰难,因此选择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男耕女织;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所列内容是一学习小组研究中国某省区域历史时写下的关键词,这个省份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安徽      B.四川     C.陕西    D.河南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摘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   古往今来,人们却津津乐道于诸葛亮未出草庐已三分天下的史话,殊不知,“三分天下”的实质就是分裂。诸葛亮“联吴抗曹”,亲自导演的赤壁大战最终烧出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但蜀汉在与曹魏长期的对抗中,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综合国力都显得力不从心。诸葛亮为执行以分裂为宗旨的三国鼎立,在蜀汉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战争经济政策,对蜀汉百姓进行了残酷的压榨,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的剥削更是空前残酷,这一切最终使得蜀汉经济崩溃,人口锐减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并导致了蜀汉仅有42年的短命历史。

——摘自范文琼《重评诸葛亮的历史功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诸葛亮在历史上赢得普遍赞誉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诸葛亮的过失。(7分)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联理事会主席勒乐对中日两国政府发出内容相同的“紧急通告”:(1)务须避免一切足以使事变扩大或足以妨害和平解决之行为;(2)两国立即撤兵,并使两国人民之生命财产不受妨害;(3)将关于本事件之会议记录及其他文件,通知美国。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册

材料二   (1932年1月2日,日本侵占锦州,进逼中国关内。7日,美国分别照会中日两国政府。)鉴于目前的局势及在此局势下美国本身的权利与责任,美国政府认为它有义务照会日本帝国政府及中华民国政府,美国政府不能认许任何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也不拟承认中日政府或其代理人间所缔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包括关于中华民国的主权、独立或领土及行政完整,或关于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在内——的任何条约或协定;也不拟承认用违反1928年8月27日中日美均为缔约国的巴黎公约(即非战公约)之条款与义务的方法而获致的任何局势、条约或协定。

——摘自《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联这一通告的荒谬之处及实质。(6分)

(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外交照会与国联通告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9分)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我们建立民国,主权在民,这四万万人民就是我们的皇帝,帝民之说,由此而来。这四万万皇帝,一来幼稚,二来不能亲政。我们革命党既以武力扫除残暴,拯救得皇帝于水火之中,保卫而训育之,则民国的根基巩固,帝民也永赖万世无疆之休。

——摘自居正《中华革命党时代的回忆》

材料二   训政之说,尤为失当。此属君政时代之口吻,不图党人袭而用之,以临吾民。试问政为何物?尚待于训耶!民主政治,以人民自治为极则,人民不能自治,或不予以自治机会,专靠官僚为之代治,并且为之教训,此种官僚政治,文告政治,中国行之数千年,而未有长足之进步。国民党人有何法宝,以善其后耶?徒使人民不得自治机会,而大小官僚,反得藉训政之谬说,阻碍民治之进行。

——摘自《陈炯明集》下卷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孙中山训政思想提出的依据。(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炯明对待训政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6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撒彻尔夫人是在英国经济地位更加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上台组阁的。她主张放弃扩大政府开支、大搞福利,以刺激需求的政策;采取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政策的首位。为此,自1979年5月入主唐宁街10号之后,便对英国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行了“激烈的改革”。她还认为英国企业过分国有化是英国工业日趋衰落的根源之一。为此,英国政府陆续把电讯、港口、航天、汽车等12家大企业,以不同形式私有化了,价值50亿英镑的煤气公司等企业到1986年也出卖了。

改革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首先取得了成果,通货膨胀率从1979年的13.3%下降到1985年的5.5%。但是紧缩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失业,英国的工业基础也萎缩了。首相强调她的政策已见成效,不仅顶住一些经济学家和工党的猛烈攻击,而且一再改组内阁,撤换了反对现行经济政策的大臣。撒彻尔夫人的改革终于使英国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1986年,英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为3%,比美国或世界上其他三大工业国家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中的任何一个都快。

——摘编自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1945-198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撒彻尔夫人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彻尔夫人改革的影响。(7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