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6分)20世纪初和二十年代前后分别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发展时期。阅...

(26分)20世纪初和二十年代前后分别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发展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是)“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其在于世界也,国之独立”、“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是即民族主义之原动力也”(1901),“今日当以集全国之锋刃向于恶政府”(190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今者中国……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1905),“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1906)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说什么西学都是中国所固有,诚然可笑;那沈醉西风的,把中国什么东西,都说得一钱不值,岂不更可笑吗?我们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

——摘编自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年)

材料三  民族主义、公众舆论、群众游行已崛起成为中国政治的新兴力量,有些历史学家更称赞五四运动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和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共同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梁启超和孙中山提出上述思想的主要原因。(6分)

(2)有学者认为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催生了近代中国开放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开放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主张。(6分)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与二十世纪初相比,五四时期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之处。(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和影响角度评述五四时期民族主义思想的这一发展。(7分)

 

(1)共同点:反对清朝统治;反对列强侵略;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3分)主要原因: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国内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近代思想解放;(写出任意两点,得4分)梁、孙接受近代西方启蒙思想,顺应民主潮流。(2分) (2)重要主张:既反对固守传统文化又反对完全西化;尊重传统文化;用西方的研究方法研究传统文化,取长补短;建立新文化系统并力求对人类产生有益影响。(写出任意三点即得6分) (3)发展之处:反思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广泛的阶级和阶层具有民族觉醒意识。(4分) 评述要点: 分值 背景 影响 1— 4分 能写出下列要点中的3个及以上,给2分。要点举例如:一战;十月革命;辛亥革命;民族工业发展;新文化运动等。 推动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增强近代民族意识(或推动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振兴)。(2分) 5— 7分 能对上述要点进行阐释,只要涉及3个及以上的点,给4分。如一战动摇了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信心;一战中国外交失败;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潮流兴起;十月革命的精神鼓舞;民主共和政体的困境;民族工业经历了短暂春天;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片面认识等。 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增强近代民族意识(或推动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振兴);(2分)但也有过高评价本民族文化价值的片面化倾向。(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使他族侵我之自由……人民……政府……全国之锋刃向于恶政府”“外邦逼之……推倒……颠覆……”等关键信息可知,梁启超和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共同点是反对清朝统治;反对列强侵略;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考查“梁启超和孙中山提出上述思想的主要原因”实际上考查的是当时社会背景,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思考,即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国内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近代思想解放;梁、孙接受近代西方启蒙思想,顺应民主潮流。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西学……中国……尊重爱护本国文化……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新文化系统……”等关键信息可知,近代中国“开放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主张是既反对固守传统文化又反对完全西化;尊重传统文化;用西方的研究方法研究传统文化,取长补短;建立新文化系统并力求对人类产生有益影响。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第一小问是在第二小题的基础上作答,并结合五四运动的相关情况。由此可知,五四时期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之处是反思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广泛的阶级和阶层具有民族觉醒意识。第二小问实际上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背景可以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入手;影响则是从民族革命等角度回答。即背景:一战动摇了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信心;一战中国外交失败;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潮流兴起;十月革命的精神鼓舞;民主共和政体的困境;民族工业经历了短暂春天;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片面认识等。影响: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增强近代民族意识(或推动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振兴);但也有过高评价本民族文化价值的片面化倾向。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社会背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戊戌变法·梁启超;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如下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满分5 manfen5.com

结论1:美国经济出现了持续衰退的迹象

结论2: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总值呈提升趋势

结论3: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生产能力全球领先

结论4: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经济发展呈下降趋势

结论5:1960年后的二十年间日本和中国经济增长显著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查看答案

联邦德国“经济奇迹之父”路德维希·艾哈德提出:“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艾哈德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大于市场调节

明确了政府应为经济运行创造必要环境的责任

该思想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由此形成的混合市场经济模式创造了德国的经济奇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一时期的欧洲地图(局部)。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满分5 manfen5.com

A.1916—1917年                       B.1940—1941年

C.1942—1943年                       D.1946—1947年

 

查看答案

罗素认为:“16、17、18世纪所出现的那种天赋人权学说也是斯多亚学派学说的复活,尽管有着许多重要的修正。”下列言论属于斯多亚学派的是

A.“美德即知识”                       B.“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真正的法是符合自然的正当理由”

 

查看答案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关于这一战略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1995年做出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B.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这一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D.这一战略的实施推动了“863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的出台与实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