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

(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材料二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三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材料四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一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 请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的具体成果。(4分)

(4)概述材料四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主要观点。(5分)

 

(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2分)唐朝:三省六部制。(2分)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分)清朝设军机处。(1分) (2)主要意义:促进民族、民主精神的觉醒。(2分) (3)“第一枪”:结束清朝统治,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第一步”:颁布《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一回”:发布改称谓、废跪拜(剪发辫、易服饰、禁缠足和倡女权)等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等。(6分) (4 )观点: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促使中华民族深刻反思,最终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并产生了一个新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企业兴起;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或答“知识界”)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新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兴起洋务运动,中国经济、军事、教育逐渐走向近代化。经济、军事近代化以失败告终,但促进中国教育体制、政治思想的近代化(或写促进了“西学的传入”)。甲午战争失败,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被提到议事日程一——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必起。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分析与认识。回答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首先要梳理这两个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有哪些,然后再归纳总结:“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回答“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时,要结合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来分析理解。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回答时要按照问题的要求,从材料中分析归纳答案。如材料“……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揭示了其意义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分析与认识。回答“第一枪”要结合材料“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从反封建帝制这一角度归纳总结。回答“第一步”要结合材料“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从民主政治这一角度解答。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回答时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分析归纳总结答案。如材料“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及历程;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成就及意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历程•成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形式反对霸权国家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二战结束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

B.美苏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查看答案

某出版社发行了一套反映新中国外交历程的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都有标题,其中反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状况的一组标题是(  

A.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抵制逆流、分道扬镳

D.越过惊涛、世纪风采、播种友谊

 

查看答案

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项条件中,最主要的是  

A.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B.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中国早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D.英、葡接受“一国两制”的构想

 

查看答案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你认为邓小平最好的回答应该是  

A.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C.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破除个人崇拜

D.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政治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