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材料二  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实行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

袁世凯上台以后,规定“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

材料三  1917年北京大学开始改时,陈独秀刚满38岁,胡适26岁,钱玄同30岁,刘半农28岁,鲁迅36岁,李大钊29岁,蔡元培41岁。同年,林纾已经65岁,严复已经63岁,奉鸡铭60岁,段祺瑞53岁  北大的新旧之争就不奇怪了。

(1)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与清代书院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2)蔡元培和袁世凯对于读经的做法,各自目的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概括当时北大教员构成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2分)

 

(1)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主要培养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 (2)蔡元培:反对封建统治思想,传播民主共和思想。(2分)袁世凯:尊孔崇儒复古,为专制统治服务。(2分) (3)特点:年龄倾向年轻化;新旧思想共存。 原因: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材料一,“清代书院的课程设置以四书五经为主;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主要阐述了两类学堂学习内容的不同。解题时从学习内容阐述其变化。 (2)蔡元培实行废除读经的教育改革措施,袁世凯规定各学校必须加读经一科。解答其目的要从各自的身份及阶级属性、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势考虑。蔡元培目的是传播民主共和思想,袁世凯目的是为专制统治服务。 (3)分析材料三可知,北京大学其中年轻教员较多,并且多主张新思想,年龄大的一般是保守人士,且占人数相对较少,出现此特点原因在于校长蔡元培和其教育改革: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蔡元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材料二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集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政治理想,(2分)分析当时人们“非难”孔子的原因。(4分)

(2)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二中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思想的?(6分)

 

查看答案

“当每个人都能够用照相机创造出写实的风景或者肖像后,对于艺术家来说,用颜料和画笔吃力地做这些事就没有多大意义。因此画家开始考虑绘画不是复制实体。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据此可知因摄影技术的发展而开始被冷落的绘画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人文主义

 

查看答案

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今日关注》栏目组曾邀请中国新闻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刘北宪担任节目嘉宾,他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高考前在北京新华印刷厂当泥瓦工,他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A.新中国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恢复高考制度

D.实施义务教育

 

查看答案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美国人曾预言中国五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西方记者称中国“有弹无枪”。对这一预言的有力回击是中国

A.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神舟”飞船发射成功

 

查看答案

李大钊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总人口中他们占据了重要地位,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重要的一部分”。这一看法对中同民主革命的直接影响是

A.削弱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B.提高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导致了共产党内右倾错误的发生

D.促进了正确革命道路的选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