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人性问题曾经是战国学者们讨论的重要话题。其中,持“人性恶”主张的是 A.孔子 B...

人性问题曾经是战国学者们讨论的重要话题。其中,持“人性恶”主张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属于基础题。A、D两项孔子和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子和荀子都是战国人,在伦理观方面,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故C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的伦理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

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近代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新青年》

 

查看答案

(12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诚然,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使富有的自由民和贫苦的自由民都不致各走极端,是古典思想家们的政治信条。因此,他们对“贫富有所协调”的理论构想,并非为了最终消灭穷人或富户,而是寻求社会力量的平衡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 (3分)

(2)为“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梭伦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4分)

(3)通过梭伦改革.其寻求社会力量的“平衡”是否达成,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5分)

 

查看答案

(14分)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过程中表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

请回答:

(1)五四运动以前,为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重要的思想主张?(4分)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抗争”中形成的思想武器是什么?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它分别形成什么主要成果?(4分)

(3)20世纪90年代,在“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就“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作了怎样的阐述?(4分)

(4)近代以,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14分)民生问题是当前 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纵观民生问题的各种看法,有利于以史为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孟子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完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孟子·离娄篇》

材料二:商贾贸负贩之不可缺也,……夫唯通市以无所隐,而视敌国之民犹吾民,敌国之财皆吾财也。……利于国,惠于民,择术之智,仁亦存焉。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三: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在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

——孙中山(1924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孟子的治国之道是什么?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4分)

2)材料二体现了黄宗羲的什么观点?根据材料二概括其目的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孙中山认为应如何实现民生主义?(4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实现民生幸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