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太学三合法》: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太学三合法》: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三合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含、上含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

《贡举法》: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颁新贡举制,废明经,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

材料二      德国是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宗教改革以后新教教派在德国占据优势并控制着德国的各级教育。各个封建邦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从16世纪起,特别是在十七八世纪竞相颁布强迫教育法令,并于1872年将614岁的八年初等教育定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萨克森学制计划》也称为萨克森法令(the Saxon Code),由梅兰克顿执笔、路德修订,是16世纪第一部学校法。《萨克森学制计划》以法律的形式要求萨克森地区实施世俗办学,为国家和教会培养具有新教信仰、具有良好德行的人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所涉改革发生的主要原因。(6分)

2据材料分析宋代教育与宗教改革后德国教育的异同。(9分)

 

(1)材料一王安石变法,北宋统治面临危机;(3分)材料二宗教改革,天主教会的特权地位阻碍了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3分) (2)同:重视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政府办学。(3分) 异:中国:以培养官员为目的;教育与科举、选官相联系,功利性强;(3分)德国:重视儿童教育;强迫教育;教育立法。(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关键信息“王安石,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德国,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为国家和教会培养具有新教信仰、具有良好德行的人才”等,结合所学知识,本题考查北宋王安石变法和16世纪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相关内容。不难归纳、概括得出两次改革发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A.王安石变法:“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局面,导致的北宋严重的统治危机;B.马丁·路德宗教改革:“黑暗的中世纪”下,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严重压抑了人性,严重阻碍着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等。 (2)根据材料一、二关键信息“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以进士一科取士”、“颁布强迫教育法令、为国家和教会培养具有新教信仰、具有良好德行的人才”等及题干要求,本题考查两次改革关于教育的相关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得出二者的异同:相同之处:①用教育来推动改革;②重视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③政府办学。不同之处:A.中国:①改革科举制,还是以培养官员为目的;②教育与科举、选官相联系,功利性强,即“学而优则仕”等;B.德国:①重视对儿童的教育以及开展“义务教育”;②强迫教育以及教育立法等。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学校教育)制度;历史上重大改革·欧洲宗教改革·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历史上重大改革·欧洲宗教改革·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改革学校教育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满分5 manfen5.com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 1 、图 2 ,提取两项有关洋务运动与新中国“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2013 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探索实行官邸制以制约住房腐败的设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无论是各地贤能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当官,或原在京畿居住者被外放到各地当官,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 住房以外,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以明代淳安县署为个案,据《海瑞集·兴革条例》载,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薄等有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 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

——摘自完颜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

材料二       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该制度具体名称是“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 法国法律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 1—2人住3房套间,3个人住4房套间,4——5人住5房套间。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 美国官印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在美国,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l美元。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邸外,一些美国大学校长也住“官邸”。

——摘自《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邸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实行的目的和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官邸制有何异同?谈谈你对实行官邸制的认识。

(15分)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我们共产党员……好像是布道的神父,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我们又不是神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经济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

B.赫鲁晓夫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C.表明赫鲁晓夫试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态

D.反映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查看答案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写到“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下列外交事件中,明显地体现了毛泽东上述外交思想的是  

A.建国初实行“一边倒”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反帝反修“两个拳头出击”

 

查看答案

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