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台湾军方推出抗战殉职将官名录中列有1942年牺牲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而此前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1943年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国民革命军第一五零师师长许国璋名列其中。(如图)这说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 B.国共联合抗战增进了民族感情
C.海峡两岸都尊重抗战的历史事实 D.“一国两制”政策得到切实执行
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依亲手挽郎行。”这首诗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新闻媒体歌颂婚姻自由 B.辛亥革命推动女权运动
C.社会生活逐步文明开化 D.新式婚礼成为流行形式
明代画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图》长9.87米,高0.3米,画中各色人物超过2000个,茶肆酒楼、装裱店、洗染坊等生活情致,天平山、运河、古城墙等地标性建筑皆清晰可辨,整个画卷充满江南的山青水绿之美。仇英这幅画作是( )
A.古代最早的风俗画作品 B.江南工商业发展的反映
C.对两洋绘画技法的尝试 D.明末进步思潮流行的体现
刘邦称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自为枝辅,以卫王室”,允许后代继承封号,并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由此可见当时存在着( )
①分封遗风 ②宗法观念 ③皇权思想 ④世袭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公元前三世纪写成的《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专门讲述“农家之言”。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吕氏春秋》是专业的农学著作 B.注意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C.战国时期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百家争鸣已经接近尾声
(28分)义利论是关于道德规范与物质利益的关系及人们如何对待两者关系的理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养之之道何也?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也。何谓饶之以财?人之情,不足于财,则贪鄙苟得,无所不至。先王知其如此,故其制禄,自庶人之在官者,其禄已足以代其耕矣。由此等而上之,每有加焉,使其足以养廉耻,而离于贪鄙之行……人情足于财而无礼以节之,则又放僻邪侈,无所不至。先王知其如此,故为之制度。婚丧、祭养、燕享之事,服食、器用之物,皆以命数为之节,而齐之以律度量衡之法。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万言书》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对义利关系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义利观产生的时代背景。(8分)
材料二 表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近代中国义利观的演变”为课题收集的史料表
| 史料 | 观点评价 |
顽固派 | “夫士习之坏,向第阴背夫义以从利耳,今则显然逐利,并不知有义之名。民风之坏,向第尚力而未能重德耳,今则长幼无序,且并不知有贵贱之分。”(《筹办夷务始末》) | A |
洋务派 |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张之洞《劝学篇》) |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但仍然没有突破封建地主阶级的伦理思想体系的范畴。 |
维新派 | “故天演之道,不以浅夫、昏子之利为利矣,亦不以谿刻自敦、滥施妄与者之义为义,以其无所利也。庶几义利合,民乐从善,而治化之进不远欤。”(严复《天演论》) | B |
(2)材料二的观点折射出近代中国人对“义与利”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6分)参考材料二中评价洋务派观点的方法,选择顽固派或维新派的观点进行评价。(2分)
材料三
(3)据材料三,指出洛克菲勒创业史的突出特点。(6分)并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解读图中所示漫画的寓意。(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