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

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

 

C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仅仅反映出外部的变化,故A、B项错误;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既有外部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救亡图存的需要,也有内部近代中国对西方认识不断深入,即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故C项正确;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仅仅反映出内部的变化,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近代中国思想演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一致性主要是

A.驱逐帝国主义势力,打倒军阀

B.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私有制

C.平均地权,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D.召集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

 

查看答案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是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此番话表明孙中山

A.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B.发展了“民族主义”的内涵

C.正式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D.着手进行国共合作

 

查看答案

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纲领时说:“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针对的是孙中山主张中的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的《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A.民主革命的进程                   B.政体频繁的更替

C.社会思潮的演进                   D.社会风俗的嬗变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一思想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