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4分)西方政治制度和法制思想是欧美文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

(14分)西方政治制度和法制思想是欧美文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中的“天赋观念”和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相吻合。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即使是奴隶,也不是活着的工具。这种理念被罗马人化为了行动和制度。罗马法假设“自然”规定了某些必须遵守的规范,法的戒律是让人活着而有尊严,而不是损害他人。法保证每个人各得其所,正义是在法的范围内保护人的权利。亚里士多德的人文精神通过罗马法而在罗马延续。又过了十几个世纪,康德才讲出了那句浸透了欧洲人文精神的名言:不能把人当作工具,而必须把人当作目的。

——陈乐民、周弘著《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美国人①以反对暴政压迫的革命开始,并且最终成为胜利者,然后他们表明了②理性的生灵是如何能够团结起来行使主权——制定一部永恒的宪法——一份新的社会契约。所有的这一切都③赋予个人自由和代议制政府的概念以更大的现实性。美国革命还强化了启蒙运动的一个基本观念,即追求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是可能的。

——[美]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材料三    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马克思说,这部“起源于法国革命”的法典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的法典”。恩格斯也说,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正由于法典具有典型性,因此它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当时和后世,许多国家在制定民法典时,都是以它为蓝本的。这部法典最清楚不过地表明了波拿巴政权的性质,证明了它是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阶段。

——刘宗绪主编《改变世界历史的二十五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启蒙运动与古代希腊罗马的思想、法律的关联。(4分)

(2)阅读材料三,任选带有下划线的①②③中的一点,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解读。(4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地位。(6分)

 

(1)古代希腊、罗马思想和法律强调人的天赋权利和尊严。(2分) 启蒙思想以理性为基础,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民主)和法治。(4分,回答出4点即可) (2)①七年战争后,英国改变了对北美殖民地的政策,出台一些税收法令加重对北美人民的剥削。(2分)(波士顿倾茶事件后)英国颁布一些高压法令,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北美独立战争爆发。(2分)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成立。(2分) ②各州代表经过激烈的争论,制定《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2分)各州保留一定自治权,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的出现。(2分)宪法修正案使宪法在维护相对稳定的同时又适应新的需要。(2分) ③《1787年宪法》体现了民主精神,国会和总统都是选举产生。(2分)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的出现。(2分)通过宪法修正案,保障人的自由权利。(2分) (3)解读要点:①是资产阶级的法典,以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②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 ③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经典,有深远的国际影响; ④拿破仑政权是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阶段,是资产阶级政权。 评分标准:1.只提炼出其中某一个观点,未做说明或说明不正确,得1分。 2.提炼的某个观点解读基本准确,说明没有史实错误,得2分。 3.解读时四个要点全面,分析说明史实准确,即可得满分。总得分不超过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罗马法中的“天赋观念”和希腊哲学的人文精神相吻合”“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即使是奴隶,也不是活着的工具”“康德才讲出了那句浸透了欧洲人文精神的名言:不能把人当作工具,而必须把人当作目的”和所学知识可得出近代启蒙运动与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法律的关联。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的识记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比较容易。本题考察的主要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背景原因,过程,《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及其具体内容等。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本题的答案。 (3)解读材料题,需要提取材料中有效的信息,结合所学,回答设问的问题,其中明确中心词的“历史地位”,而不要答非所问回答背景等无关内容,结合分值可分析出8分,至少答4点。要涵盖对法国自身的意义更要回答对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及法制建设的意义。 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国而未经过民族主义之阶段者,不得谓之为国。”“合群云者,合多数之独而成群也。以物竞天择之公理衡之,则其合群之力愈坚而大者,愈能占优胜权于世界上,此稍学哲理者所能知也。吾中国谓之为无群乎?彼固庞然四百兆人,经数千年聚族而居者也。”

——《梁启超选集》

梁启超反对提倡“排满复仇论”,主张合满汉各民族为一大中华民族,以相对于世界其他现代民族国家。他提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

——《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

材料二   在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后,孙中山于1919年提出了融合国内各族而成一中华民族的思想:“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如果以1919年为分界线,那么孙中山的民族革命的目标发生了一大转化。孙中山一生奋斗的目标是“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但统一国家内民族融合与相互认同又是其存在的前提,其思想基础就是一种新的中华民族的共和精神。他说:“中国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团体,没有民族精神,所以虽有四万万人结合成一个中国,实在是一片散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比较梁启超和孙中山在民族主义问题上的异同点。(10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在1919年发生“转化”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社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政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由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前后国人对宪政态度的变化及原因。(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宪政的历史意义。(6分)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英国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1867年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法国

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二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材料二中美国革命的认识。(6分)

 

查看答案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查看答案

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包括

“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