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6分)心态史,是在20世纪西方新史学运动中因年鉴史学的首倡与卓有成效的实践而...

(26分)心态史,是在20世纪西方新史学运动中因年鉴史学的首倡与卓有成效的实践而兴起,并逐渐成长为当今西方史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饶州安仁书生连少连,被一富商箫氏看中,箫家请媒人求婚,连少连不甚乐意,媒人于是劝道: “秀才终岁辛苦,所获几何?今箫女奁具万计,及早成婚,即日化穷薄为富商。”

——《宋代笔记小说》(第五册)

材料二:而倘若一个人有靠自己的职业活动赚大钱的机会而不肯加以利用,那么他就造了孽,就是对上帝缺乏虔诚心,就是不道德。……在这种世俗、趋利、乐观、积极的新型社会心态下……成为自身命运与万物的主宰……

——《心态史视野下的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

材料三:这场思潮是从比较中西之民性,反思“民族 ”自身存在的劣根性开始的。1895年2月,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一文 ,首开中西“民”性比较之先

——《论中国近代社会主体意识的觉醒》

材料四:(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一声长叹以后,又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象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

——《平凡的世界》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6分)

(2)结合所学分析,哪些事件有利材料二中新型社会心态的形成。这种心态给西方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8分)

(3)材料三中的“这场思潮”是指什么?这场思潮对中国近代“民”性起着什么作用?(4分)

(4)材料四中孙少安痛苦的社会根源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解除中国农民“孙少安式的重压”?(8分)

 

(1)现象: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商人与文人家庭的婚姻结合(任意一点2分)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宋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市民阶层兴起;世俗化社会观念;(每点2分共4分) (2)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提倡现世幸福与享乐。(每点2分共4分) 影响:推动人文主义思想解放;推动资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每点2分共4分) (3)思潮:维新思潮(2分) 作用:开启民智,启迪思想;推动社会思想解放;推动社会民族意识的形成;推动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任一点2分) (4)根源:高度集中是计划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文革”左倾错误,以阶级斗争为纲,农业得不到发展,农民生活贫困(任意一点2分) 措施: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活跃市场,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保障农民基本政治权利。(每点2分共6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回答时注意结合所学的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材料“饶州安仁书生连少连,被一富商箫氏看中,箫家请媒人求婚,连少连不甚乐意,媒人于是劝道:‘秀才终岁辛苦,所获几何?今箫女奁具万计,及早成婚,即日化穷薄为富商’”归纳总结。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明确材料二所反映的“新型社会心态”是什么,再结合材料注释的提示“《心态史视野下的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从资本主义文明兴起的角度,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及材料“……1895年2月,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一文……”可知,这一“思潮”是指维新思潮。结合所学的维新思潮的相关内容归纳其“影响”。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获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注意时间“1976年”,联系相应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归纳“根源”。结合改革开放的内容,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及整个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分析回答后一小问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影响;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6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汉学家或中国学家,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这个意义而言,一部世界汉学史或中国学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形象不断被重构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潮”的潮涨潮落

17、18世纪,中国产品丝绸、瓷器、茶叶和漆器等充斥欧洲。一股追求“中国时尚”的“中国潮”在欧洲蓬勃兴起……从17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人已经从崇拜中国器物和制度转向了崇拜中国儒家文明……然而,这种“中国潮”并没有能够在欧洲长期地维持下去……为贸易利润而歌颂,为生产利润而贬低的这种现象在中国茶被印度茶和锡兰茶所取代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制文化权与17、18世纪欧洲“中国潮”的潮起潮落》

材料二:从法国汉学到美国中国学

法国汉学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欧美中国研究的中心。……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传教士的贡献远比法国重要得多。但是,这个局面很快就被改变和超越了……而大西洋彼岸的新大陆(美国)却乘势而起,成为继法国之后西方世界中国研究的中心。

——《制文化权与17、18世纪欧洲“中国潮”的潮起潮落》

材料三:“唱衰中国”与“唱盛中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中国学研究中,尽管仍陆续出版了《中国即将崩溃》一类“唱衰中国”的著作,但这种声音已远不如先前那样强势。与此相反,一批被称为“唱盛中国”的著作相继问世,并在西方学术界激起强烈反响,这些著作包括《中国的天才:三千年的科学发明》、《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等等。

——《西方世界中国研究的典范转移》

请回答:

(1)结合所学,从世界贸易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中“中国潮”在欧洲兴起的原因是什么?从17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人崇拜中国儒家的哪些文明内涵?(8分)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欧洲为“生产利润而贬低”中国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美国成为西方世界中国研究中心的原因。为什么“唱盛中国”著作在西方学术界激起强烈反响?(10分)

 

查看答案

战后(美国)人们所憧憬的安全而充实的生活得到了助力。强大的政治文化奖赏追随者,不遵从者则被边缘化,国内的遏制也由此加固。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经济危机后的社会萧条

B. 冷战时的意识形态对立

C.经济全球化对美国的冲击

D. 恐怖主义造成的恐慌

 

查看答案

“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但是,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他们对于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一点抱有模糊的期望。”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 启蒙思想家                   B. 自由主义者 

C. 空想社会主义者               D. 马克思主义者

 

查看答案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的权力不仅及于各州,并直接及于所有人民。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

A. 三权分立原则                     B. 共和制原则

C.人民民主原则                      D. 联邦制原则

 

查看答案

“这样做时,银行能控制许多公司,并能通过对有表决权股进行少量投资而维持自己的控制。因而,金融家开始在对经济生活的决定性控制方面取代了实业家。或者,换句话说,金融资本主义代替了工业资本主义。”上述现象最早发生在:

A. 18世纪—19世纪中期                B. 19世纪末20世纪初

C. 20世纪30年代后                  D. 20世纪4050年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