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年来,不同学者从地方到全国的研究都证明,如果考虑家族与姻亲关系,明清以来科举的...

近年来,不同学者从地方到全国的研究都证明,如果考虑家族与姻亲关系,明清以来科举的真正获益者可能不过三百个左右的大家族,而且还高度集中在江南、直隶等少数地区。以下各项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宗族社会的支持是获取科举成功的重要保障

B.科举制度不利于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开发

C.经济状况与科举制度对应举者的高要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D.明清时期,世家大族通过联姻依然保证了科举制下对政权的垄断地位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考虑家族与姻亲关系”、“而且还高度集中在江南、直隶等少数地区”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宗族社会的支持是成功的重要保障”,具有片面性;B项本身不符合史实和题意;D项是对题干内容的曲解和误读,具有片面性。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是题干核心意思的准确体现,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科举制度·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论,认为唐宋时期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下列各项可为依据的是(   

A.士族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B.门阀社会衰落,代之以平民的兴起

C.商品经济发展,政府彻底放弃了对商业的控制

D.儒学受到冲击,让位于虚无、消极的佛道思想

 

查看答案

唐睿宗曾说:彰善瘅(憎恨)恶,激浊扬清,御史之职也。据此判断,以下官职的职能与御史相类似的有(   

秦朝御史大夫  汉代刺史  北宋通判  清朝巡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韩非子说: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争讼止,技长立,则强弱不觳力,冰炭不合形,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这一思想可概括为(   

A.专职专任,定位管理           B.唯才是举,选贤任能

C.恩威并施,赏罚并重           D.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光绪元年(1875)初,郭嵩焘上奏《条陈海防事宜》,主张“先通商贾之气,以立循用西方之基”。同年,清廷任命郭嵩焘为出使英国大臣,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节。郭嵩焘在处理外交事务合乎国际惯例,给驻在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光绪三年,郭嵩焘上奏清廷,建议在华侨集中的各埠设领事以护民,清廷迅速在新加坡、旧金山、横滨等地设立了领事馆。郭嵩焘建议总理衙门编纂《通商则例》发给各省并各国驻华公使,使在处理外交事务时有所参本。

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时,湖南士绅群情激奋,要开除他的省籍。有人编了一副讽刺对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后来,郭嵩焘被迫辞职回到故乡长沙,全城遍贴揭帖指责他“勾通洋人”。光绪十七年(1891年)郭嵩焘病逝。李鸿章奏请朝廷宣付史馆为郭立传,并请赐谥。朝廷降旨曰:“郭出使外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故不准立传赐谥”。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郭嵩焘的主要贡献(7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失败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欧洲本身正在被外来的两个大国苏联与美国划分成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在地理上、政治制度上和意识形态方面都被一分为二,“被战火摧毁的幻灭的欧洲,匍匐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这种形势与人们所熟悉的19 世纪和20 世纪初欧洲全球霸权的格局实在是惊人的相反。当时,全世界的人们都已习惯于欧洲列强对整块整块的大陆进行瓜分,甚至认为这就是国际事务正常秩序的一部分。

二战后,无论欧洲的大国还是小国愿意与否,在决定其外交政策的时候,都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历史传统,也必须考虑东西方对峙这一重要因素,而且其经济恢复和国家安全都要分别依靠与苏联和美国的结盟才能办到。与此同时,伴随着欧洲世界霸权的消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奋起“对西方造反”,从而使争取主权平等,政治独立,种族平等,经济公正和文化解放这五大主题为基本内容的非殖民化进程,终于以始料不及且无法控制的速度席卷了所有殖民帝国,并进而引发了“全球大分裂”。

(1)根据材料,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发生的主要变化(8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7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