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教会大学是指从19世纪末起西方基督教会在中国所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这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级布道人员或宗教领袖,同时也是为早期教会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提供配套的高等教育。它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驱和重要组成部分,传播了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民族主义浪潮的推动之下,中国人发起对外国政治家和资本家的抵制,并把这种敌意的范围扩展到针对所有外国人,包括曾经在教育上给予善意和帮助的传教士办学者。在这种背景下,“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在中国兴起。1925年北洋政府教育部规定:所有公、私立学校都应注册;所有宗教课程和活动的参与都应是自愿的。围绕“收回教育权运动”,教会大学界展开了一场争论。以华南女子大学校长卢爱德为代表的一部分校长认为,面对风起云涌的国民革命运动,伴随着中国政治革命而来的将是教育革命和宗教改革,所有的基督教组织都应该移交给中国人领导负责。圣约翰大学则代表了另外一种声音,他们认为教会大学本土化是必然趋势,但教育具有独立性,不应该将学校交给中国人,这样将损害学校发展的自由。该争论持续了数十年,圣约翰大学一直到1947年才在各方压力下被迫立案。
——摘编自谢竹艳《基督教大学外籍校长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收回教育权运动”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充分)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随着政府权力的强化,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状态开始由北洋政府时期的自由经济转向统制经济。1928年工商部成立之时,把矿业、钢铁、机械、酸、碱、纸浆、细纱、酒精、水力发电等列为基本工业,采用了国营和官商合营等方式;1933年对保险、粮食、棉花、煤炭等重要产业由国家通盘筹划。在金融业方面,通过设立国营银行、向民营银行参股和币制改革等手段,逐步实行金融统制,先后设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邮政储金汇业总局、中央信托局等机构。据统计,1920年到1936年,国营资本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私人资本。就资本总量而言,国营资本在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业中的比重都超过了50%.各行业资本总额也占到了45%左右。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一比重还有继续上扬的趋势。
——摘编自虞和平《国民政府时期的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
材料二
英国的国有化作为一项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工党内阁制订的。它一直被誉为英国“社会主义”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45年起,工党政府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把一批煤炭、电力、煤气、铁路、航空、电讯、航运企业收归国有。1951年起又实行了部分钢铁工业的国有化。在国有化达到高峰时期的1979年,国家直接控制着能源、运输、电信、钢铁、造船、宇航等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国有企业的产值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5%,就业人数达200余万,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1%,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总额的15.3%。
——摘编自梁中芳《英国国有化经济的历史回顾》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南京国民政府与英国企业国有化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英两国推行企业国有化的原因及其影响。(15分)
叶利钦在《我的自述》中回顾斯大林时代:“你在职位的阶梯上爬得越高,归你享受的东 西就越丰富……如果你爬到了党的权力金字塔的顶尖,则可享有一切——你进入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完全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国家里为那些获取权位的少数人而实现。”这说明斯大林时代
A.苏联共产党内争权夺利的斗争非常激烈
B.指令性计划经济滋生了全面腐败
C.高度集权体制助长了官员的特权腐败
D.共产主义在苏联已经发生了质变
《大国崛起》中写道:…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这一原则由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两篇》中做了最为充分的理论阐述。应当指出,洛克的这两篇文章几乎是与‘光荣革命’同时完成的。”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反映了
A.英格兰民族的政治价值取向趋同
B.君主立宪制是全体英国人的理想
C.洛克是“光荣革命”的实际倡导者
D.启蒙思想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亚里士多德时期,雅典每年抽签选举6000名陪审员,每个部落600人。陪审员分配法庭的程序也采取抽签的办法。陪审法庭的审判过程分为法庭辩论和投票判决。这说明古代雅典
A.法律注重保护公民权益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司法程序突显民主原则 D.司法审判实现了公正
据史料记载,1955年6月,全国的初级社有65万个,10月达到130万,年底达到160万。1955年6月时,全国60%的农户加入了初级社。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96.3%,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这反映出当时
A.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实行合作化
B.合作化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
C.农民觉悟高是实现合作化的主要因素
D.合作化存在冒进倾向且经营形式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