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4分)阅读中日纱厂纺制20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年): 成本 中国(...

(14分)阅读中日纱厂纺制20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年):

成本

中国(元)

日本(元)

中国超过日本(元)

超过的%

工资

10.50

5.80

4.70

81

动力

5.50

4.80

0.70

15

机械修配

1.80

0.60

1.20

200

消耗品

1.70

0.50

1.20

240

包装

1.50

1.20

0.30

25

薪金

1.20

0.60

0.60

100

职工保护费

0.20

0.50

-0.30

-60

运输

0.20

0.20

营业

2.50

2.00

0.50

25

捐税及利息

15.00

2.70

12.30

446

保险

0.20

0.10

0.10

100

制造及营业杂费

3.00

1.00

2.00

200

总成本

43.70

20.40

23.30

114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请回答:

(1)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4分)

(2)1933年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有利原因。(4分)

(3)据表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竞争力?(6分)

 

(1)捐税沉重;贷款利息高;生产耗费大;机械修配支出大;制造及销售杂费高;工资成本高。(任答4点,4分) (2)有利: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币制改革;民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任答2点即可,4分) (3)国家: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实现民族独立;减轻赋税,制订利于企业发展政策方(2分) 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工人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任答2点即可,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中“机械修配”“消耗品”“薪金”“捐税及利息”“制造及营业杂费”等内容的数字比例可以总结出机械修配支出大;生产耗费大;工资成本高;捐税沉重;贷款利息高;制造及销售杂费高等因素。 (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933年”这一时间因素。1933年正值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主要是由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1935年的“币制改革”对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以总结出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民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币制改革。 (3)根据所学知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所以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尽快发展起来首先需要改变社会环境,实现独立发展;结合材料可以总结出国家减轻赋税,制订利于企业发展政策方针。企业可以从加强自身管理、提高工人素质,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面来回答。 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15世纪前半期,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开创了震惊世界的大航海伟业。然而令人叹息的是,明宣宗的一纸命令竟然令其戛然而止,而其后的西欧各国却争相开辟新航路,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非凡的远航探险在1433年却由于皇帝的命令而突然停止。……倘若在欧洲,这种停止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中国的皇帝的确能发布一道道对整个国家有约束力的命令;欧洲绝无这样的皇帝……西北欧的商人也与中国的商人完全不同……(他们的)这种权力和声望保证了任何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法令是不可能实施的……欧洲对外国产品有真实的需要和强烈的需求,而中国完全不是如此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册)第21章

材料二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辈悉健有力,不肯缚手困穷,于是所在连接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综于外者,既触纲不敢归,又连接外夷,乡导以入。

——(明)张燮《东西洋考》卷7《饷税考》

材料三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烧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色彩……明清时期,总数超过1.5亿件的中国瓷器漂洋过海到西方。

——(美)杜朴、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

材料四明政府于1568年部分开放了海禁。1599年恢复广州、宁波二市舶司,正式开放了海禁,但随着明王朝的灭亡便戛然而止了。清初厉行海禁,统一台湾后,康熙帝一度弛禁,设立四个港口为通商口岸,但20年后,又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帝开始,只许广州一地通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中国商人的低下地位是什么政策导致的?(1分)中国为什么对外国产品没有强烈的需求?(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的海禁政策带来的严重后果。(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瓷器外销黄金时期的特点。(3分)根据材料四分析中国瓷器外销繁荣的主要原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对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4分)

 

查看答案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由理想变成现实。你认为最重要的是

A.飞机的广泛使用                      B.电话和电报的使用

C.国际互联网的诞生                     D.航天事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上海每天去电影院的人达10万,其根本原因是

A.上海等地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B.上海等地市民阶层壮大

C.电影艺术发展成熟

D.政府鼓励电影事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耳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可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电话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广播电台

 

查看答案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70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下列交通工具是

A.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汽车          B.西方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