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意在“尚贤”,但又竭力维护公平,以应对“...

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意在“尚贤”,但又竭力维护公平,以应对“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故明清两代科举,严格限定知识范围,而以“四书”为准,否则,科考便须“多买书,多求学,平民寒士的力量多半办不到,那么考试起来一定还是图书满家的贵家子弟占有优势”。但“四书”经义要“讲是非,是非转无标准”,遂以朱熹《集注》为圭臬,“则是者是,非者非,既是人人能讲,则录取标准又难定”,复又严格限定文体,强调答卷的格式化或标准化,即考生作答须用八股文,因其“文字必有一定格律,乃可见技巧,乃可评工拙,乃可有取舍之标准”,且令评卷者难逞一己之私意。此外,殿试、锁院、弥封、誊录、截角等,无不意在维护公平。清代还规定官员子弟参加乡试,须另立“官卷”以区别于“民卷”,并发展了明代南北分卷的做法,通过“分省取中”避免倾轧文风不振之地。同时,明清两代还屡因科场案件而兴大狱,涉事官员动辄杀、遣、革、降。

——改编自杨国强《衰世与西法》、钱穆《国史新论》等

材料二  清政府曾以办学堂来填补科举制的教育功能,但科举在“学堂成效未有验”时突然废除,全国教育乃成一锅夹生饭。不论学堂培养出的新学生是否人才,后来“出任时艰”者的确多是这些人。惟他们在“出任时艰”时能否比科举选拔出的士人更能因应中国面临的问题,才是问题的关键。以民国政治的不如人意,问题的答案也许不那么正面肯定。严复就曾批评北洋学堂“弟子无得意者”,“且此不独北洋学堂为然”。至此,读书人“无用”的潜台词呼之欲出,反智倾向或即因此得到某种程度的复兴。而且,蔡元培等多强调读书与做官分开,但若学堂仅为教育机关,而不再是官吏养成之地,则有良好训练的官吏又从何而来?士大夫既不从士来,传统的官吏生成方式即只剩“出将入相”一途。军人在近代中国的兴起,似乎已成必然之势。那时有人谈选女婿的标准,要“三十岁以下,又成名又成业者,且非军人”,报人王新命答说:“在科举已废的今天,三十岁以下能够成名成业的非军人,实不可多得。”此外,传统中国士人多在乡间读书,继而到城市为官,最后多半要还乡。废科举后读书人则基本于城市定居,不再讲求叶落归根,则城乡渐成分离之势,而乡村中读书人比例的降低也意味着道义约束日减,出现“土豪劣绅”的可能性转增。

——改编自罗志田《清季社会变迁与民国政治:科举制改革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科举考试维护公平的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措施有何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废科举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1)措施:严格限定考试范围、答案来源和答卷格式;(2分)避免财富、权力、地域等差异转化为科举的优势;(2分)对科举案件惩以重刑。(2分。考生答出“限定‘四书’”等具体内容最多给1分) 影响:注重客观标准,利于政权开放,或扩大统治基础;(2分)避免阶层固化,促进社会流动;(2分)遏制地方意识,巩固中央集权或促进政治统一等。(2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影响:教育水准下降;政治统治低效;知识分子边缘化;传统“四民”结构瓦解;助长反智倾向;推动军阀崛起;拉大城乡分化;加剧乡村失序;知识分子上升渠道阻塞,或转与政府对立等。(答题少于三点,每点1分;三到五点,每点2分;答满六点得1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措施,根据材料一,“严格限定知识范围”、“以四书为准”限定了答案来源、“强调答卷的格式化或标准化,即考生作答须用八股文”,这些限制,都是为了应对“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明清两代还屡因科场案件而兴大狱,涉事官员动辄杀、遣、革、降”,说明政府严惩科举案件;第二小问影响,客观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公平公正,扩大统治基础,使寒门子弟实现社会流动,同时遏制地方意识,巩固政治统一。 (2)废科举造成的不利影响,分值高至13分,答案来源于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要开阔思路,至少答出6点。材料二的关键信息如:“不论学堂培养出的新学生是否人才”说明教育水准下降;“民国政治的不如人意”说明政治统治低效;“强调读书与做官分开”可见知识分子边缘化;“反智倾向或即因此得到某种程度的复兴”;“军人在近代中国的兴起,似乎已成必然之势”可见推动军阀崛起;“则城乡渐成分离之势,”可见城乡分化拉大;“乡村中读书人比例的降低也意味着道义约束日减”说明加剧乡村失序;根据所学知识,还可以从士农工商结构瓦解、知识分子上升渠道阻塞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医曾长期领先欧洲医学

B.中医对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C.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

D.近代医学重视通过定性研究而深入本质

 

查看答案

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各邦保留了程度不等的司法权,如巴伐利亚规定若未经批准,则其居民与普鲁士、萨克森等外邦的婚生子女视为私生。1872年以后,帝国陆续颁布刑法典、民法典、法院组织法等,统一调整审判程序、诉讼程序,并成立拥有最高司法权的帝国法院。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德国的政治制度:

A.由联邦制趋向于中央集权制            B.包含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抑制了各联邦成员的司法权            D.进一步适应了民主化的要求

 

查看答案

自17世纪初成立至19世纪30年代前期,英国东印度公司始终垄断了与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贸易,其原因不包括:

A.政府特许            B.自由竞争

C.对抗荷兰            D.重商主义

 

查看答案

下为英国不同时期人口数据表,则推动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的最主要动力是:

 

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600年

411

33.5

8.25

1700年

506

85

17.0

1750年

577

121.5

21.0

A.商业革命推动                   B.农业生产方式变化

C.工业革命兴起                   D.确立海上霸权地位

 

查看答案

意大利在14世纪初书籍价格极高,用一所房子加一块土地才能购置一本文法书,甚至教皇尼古拉五世未发迹时曾因购书而身负重债。至17世纪,囊中羞涩之士购买心仪书籍已非难事,而佛罗伦萨购书上百册的家庭已超过13.6%。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A.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B.人文精神的普及

C.资本主义萌芽推动                 D.近代教育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