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俸禄制伴随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起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俸禄制伴随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起来。秦代是第一个全面实行俸禄制的大一统王朝,但秦代工资差别相当大,“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劳大者其禄厚”。西汉俸禄制主要袭自秦代,高级官员与低级官员之间的待遇过于悬殊,大多数汉代官员的收入不高,导致汉代官员腐败。汉宣帝接纳张敞、萧望主张,提高低级官员的薪俸水平,这次“增禄养廉”的改革是比较成功的。王莽篡汉之初,进行高薪养廉改革,初衷虽好,但靠增发货币,反而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官员收入每况愈下,贪污腐败不可避免地加剧起来。东汉王朝受战乱和灾荒影响,财政状况不断恶化,“减百官俸”,推行薄俸制。汉桓帝时因对武陵蛮的战争,一度停发百官俸禄,清廉官员大都陷入穷困之中。历史证明,薄俸甚至无俸,对王朝来说总是占小便宜吃大亏之举。实行俸禄制度,从短期看,因为兴革之举会导致官民一时不便,但从长远看,对国家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一改革从制度上堵住了百官肆无忌惮地抢夺民众财产的渠道,百姓负担实际上是大为减轻了。

——摘编自张宏杰《顽疾——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1)根据材料,概括影响秦汉时期俸禄改革的因素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俸禄改革的影响。

 

(1)因素: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官僚体制的确立;经济的发展水平;战争的破坏;反腐的要求。(4分) 特点:俸禄水平存在等级差别;俸禄与官职高低和能力、功绩有关;俸禄受国家财政状况影响;改革具有继承性;薪俸水平低,腐败不断。(5分) (2)影响:适应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的需要,维护专制统治;一定程度上减少百姓负担,促进经济发展。但俸禄制的推行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弊端,势必会加重腐败。(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因素,“俸禄制伴随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起来”可知,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官僚体制的确立;“东汉王朝受战乱和灾荒影响,财政状况不断恶化”可知,俸禄改革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以及战争的破坏;“大多数汉代官员的收入不高,导致汉代官员腐败”可见原因之四是反腐的要求。第二小问特点,“高级官员与低级官员之间的待遇过于悬殊”可见俸禄水平存在等级差别;“有功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劳大者其禄厚”,可见俸禄与官职高低和能力、功绩有关;“东汉王朝受战乱和灾荒影响,财政状况不断恶化,,推行薄俸制”,可见俸禄受国家财政状况影响;“大多数汉代官员的收入不高,导致汉代官员腐败”可知薪俸水平低,腐败不断;由秦汉的俸禄改革可归纳出改革具有继承性。 (2)根据材料最后一段“这一改革从制度上堵住了百官肆无忌惮地抢夺民众财产的渠道,百姓负担实际上是大为减轻了”,可见一定程度上减少百姓负担,促进经济发展。俸禄改革本身适应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的需要,维护专制统治。从实际操作看,俸禄制的推行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弊端,势必会加重腐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麦肯锡全球增长模型对2030年全球各地经济实力进行“预测”,主要国家的全球经济总量占比结果如下:美国、欧洲下降,中国、印度缓慢上升,俄罗斯、日本基本持平。美国国家情报局委员会专家编写的《全球趋势2030》以此数据为依据,描绘了四种截然不同的未来世界发展图景类型。

图景类型

大停滞的世界

大分化的世界

非国家化的世界

大融合的世界

特征

美国和欧洲不再有能力或兴趣维持全球领导地位,将重点转向国内,火车头的熄火导致全球化停转,这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未来。

经济不平等成为主要特征,经济仍以温和的速度增长,世界却因各层次的分裂而变得更不安全。

非国家行为体在解决全球性挑战中扮演领导角色,这是一个拼接起来的、不均衡的世界。

美国和中国合作,导致全世界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上的合作,这将是最有可能的最好图景。

根据材料,任选未来世界发展图景中的两种典型类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可以对材料中所描绘的典型未来图景认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发展图景类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戎狄“妄侵”华夏,夷夏之别更为严格。当时民族矛盾尖锐、各诸候国之间政治斗争激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等思想。蛮夷必须向天子朝贡,承认天子的统治地位;如有不贡、不王,则先“修名”、“修德”,即要名尊卑,动之以“德”;若再不贡不王,则将“修刑”,动用“刑罚之辟”、“攻伐之兵”了。战国时,儒家这一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孟子等人,鉴于当时夷狄多融入华夏的现实,对四夷的看法又进了一步。他们更多地消除了对夷狄的鄙视,不再视之为未开化。他们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义,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

——摘编自周伟洲《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民族观》

材料二  雍正皇帝历数了明代的“失德”诸端,认为明清易代是清朝顺天应人和体道崇德的结果。他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及入主中原,都是符合“中华”价值标准的正当举措。清朝并没有自视为“夷狄”,而是“中华”,并且是理直气壮的“中华”。雍正皇帝的这种自信,理论上来自儒家哲学,而事实上则根源于“中外一统”、“华夷一家”的巨大版图。鸦片战争以来的内忧外患,使清朝的执政能力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当清朝即将覆亡之时,满族统治者在《逊位诏书》提出“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一逻辑严谨、内涵明确的“大中华”、“大中国”的概念。清王室将一个偌大的帝国疆域和平转让与中华民国,从而为现代中国的构建,为这个未来中国的领土疆域之完整和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以后的政权,凡涉及中外疆域纷争问题时,莫不以清朝的“完全领土”为法理依据。

——摘编自韩东育清朝对“非汉世界”的“大中华”表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孔孟的民族观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满清统治者清初和清末的民族观。

 

查看答案

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中指出:“一种国际秩序的生命力体现在它在合法性和权力之间建立的平衡,以及分别给予两者的重视程度。无论合法性还是权力都不是为了阻止变革,两者相结合是为了确保以演变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各方赤裸裸的意志较量实现变革。”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是

A.主张按冷战思维来维持世界秩序

B.强调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正义性

C.靠软实力和价值观即可维持世界秩序

D.注重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稳定性

 

查看答案

有学者在评论苏联某五年计划时,称它是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尽管犹豫不决和保守主义不允许改革者的计划得以彻底地实施但新办法开始在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并波及运输业和其他一些国民经济部门。 实施这个五年计划的领导人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烈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查看答案

下表是英国铁路钢铁及机器出口量(单位:千吨)

年份

铁路钢铁

机器

1845-1849

1291

4.9

1850-1854

2846

8.6

1856-1860

2333

17.7

1861-1865

2067

22.7

1866-1870

3809

24.9

1870-1875

4040

44.1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铁路钢铁及机器出口量持续增长

B.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

C.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D.出口的主要对象是殖民地半殖民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