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9年1月,梁一行抵达伦敦,开始为期一年的欧游。欧游之前,梁对中国传统文化之...

1919年1月,梁一行抵达伦敦,开始为期一年的欧游。欧游之前,梁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批评本有取舍,甚至怀疑;欧游归来,他彻底放弃“科学万能”之迷梦,主张在中国文化上“站稳脚跟” ,倡导“中国不能效法欧洲”。导致梁启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C.新文化运动                D.一战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欧游之前,梁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批评本有取舍,甚至怀疑”, 欧游归来,主张在中国文化上“站稳脚跟” ,倡导“中国不能效法欧洲”,可知梁启超由传统文化的掘墓人而变为守墓人。结合1919年1月,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表格中的史料和史论,不能由所给史料直接推导出史论。需要补充史料,才可以直接推导出史论。下列补充史料,可以直接推导出史论的是( )

史料

史论

:“窃维制造轮船, 实中国自强要著。 臣于闽浙总督任内请易购雇为制造, 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 横行海上, 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 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

“自强”和“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宗旨

A.上海轮船招商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局

 

查看答案

《孟子·梁惠王上》指出:老(尊敬)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亲士》指出:(虽(即使)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对材料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孟子与墨子看问题的立场不同

B.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的学说,墨子主张法制

C.孟子坚持人性本善,墨子注重客观实际

D.孟子与墨子人际交往原则的不同

 

查看答案

万历时王世懋在《二酉委谭摘录》中说:“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景德镇为“四时雷电镇”。材料反映( )

A.已出现专业化市镇

B.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C.产品精美

D.产品种类繁多

 

查看答案

吴宗国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指出:到洪、宣之世,内阁大学士身兼部职,阁权渐崇。由于宫廷的禁例和大臣理事的规矩,皇帝无法随时召唤近在咫尺的内阁大臣,皇帝和阁员之间难以随时配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明代是由宦官实现的。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严禁宦官擅权。于是,雍正帝选调内阁大学士等官“日值禁廷,以待召见”,形成了军机处制度。据此可知清代政治形态相比于明代的进步之处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办事效率低

C防止宦官擅权              D.加强了皇权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冯桂芬(1809~1874),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早年师从林则徐,后熟读《海国图志》,受林、魏的影响颇深,思想比较开放。1840-1859年,冯桂芬在北京任翰林院编修,有机会了解清最高统治集团内的各种情况,从而对整个封建社会、封建制度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此外,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剧变,对冯桂芬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为躲避战乱,冯桂芬一度避居上海,并写下传世名作《校邠庐抗议》。

在冯桂芬眼里,“西学”囊括了生产技术、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内涵。他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采西学,制洋器,发展军事工业以及其他事业。他对清朝统治也有不满,要求革新内政,并且重视农业生产,倡议在生产中采用机器,以节省人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建议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给予掌握西方技艺者科举待遇。他所设计的试图使中国走向富强的方案,不仅受到了洋务派的礼赞,而且在《校邠庐抗议》出版三十年后仍然受到维新派的高度重视,对清末政治、经济演变的影响很大。

——摘编自熊月之《冯桂芬评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冯桂芬创作《校邠庐抗议》的原因。

(2)归纳冯桂芬的思想观点,并作简要评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