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意大利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喧闹...

意大利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喧闹的城市社会,以繁荣的工业和西欧与富裕的拜占庭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意大利是这一贸易的中间人,并由此繁荣起来……这些(意大利的)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它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它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按某些方面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除雷奥纳都及其他几个人而外,都不尊重科学——尊重科学那是十七世纪以来大多数重要革新人物的特色……不过他们用古代人的威信替代教会的威信。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文艺复兴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还受到一些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的多。历史学家贵查第尼在1529年写道:“再没有谁比我更憎恶祭司的野心、贪婪和放荡了,……尽管如此,我在己任教皇教廷中的位置,迫使我只得为了切身利益希求他们伟大。但是,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缘故,我早已像爱自己一样爱马丁·路德了。”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四 为什么一百三十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德国人把这一孔泉眼给堵上了。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而葡萄牙人则发现了去印度的航线。……从此,尼德兰取代意大利,成为东西贸易的必经之路。1517年,马丁·路德……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烽火,并最终导致教会的分裂。……对于意大利来说,教会分裂意味着财源的枯竭。

——(德)迪特里希·施万尼茨《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

⑴根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意大利的原因。

⑵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对于科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人的威信”指什么?其“替代教会的威信”有何作用?

⑶根据材料三,分析造成“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的原因及文艺复兴的局限性。

⑷根据材料四,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衰落的原因。

 

⑴原因:意大利的商业贸易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控制城市的大商人家族赞助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作家。(2分) ⑵态度:并不尊重或不重视科学;(1分) “古代人的威信”:指的古代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1分) 作用: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每点1分,任答两点,2分) ⑶原因:既憎恶教会的腐败,同时又接受教会的公职和馈赠。(2分) 局限: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知识分子的运动;同封建势力存在密切的联系。(2分) ⑷原因:新航路开辟和宗教改革导致意大利财源的枯竭及经济的衰落。(2分) 【解析】 试题分析:⑴根据材料一“以繁荣的工业和西欧与富裕的拜占庭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可见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它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 ⑵第一小问态度,“都不尊重科学”;第二小问“古代人的威信”,根据文艺复兴时期的特征,可知这指的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第三小问作用,文艺复兴动摇了罗马教会权威,传播人文主义,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⑶第一小问原因,材料三“还受到一些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再没有谁比我更憎恶祭司的野心、贪婪和放荡”,可见他们既憎恶教会的腐败,同时又接受教会的公职和馈赠;第二小问局限,“文艺复兴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迫使我只得为了切身利益希求他们伟大”。 ⑷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宗教改革导致意大利财源枯竭,经济衰落。 考点:文艺复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思想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对“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原文节选)

甲 中国旧思想

乙 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旧思想”与“欧洲新思想”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做此比较的意图何在?

(2)为实现材料三中所说的“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近代有哪些先进的中国人做了什么努力?并概括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特点。

 

查看答案

民主启蒙思想是人类思想文化中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必有私,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德业儒臣后论》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二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 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主张产生的原因。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的目的有何共同之处?

⑶根据材料三,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明清启蒙思想“先天不足”的原因。

 

查看答案

明王朝具备许多无与伦比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期思想家李贽认为:“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焚书·答耿司寇》

材料二 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人口不断增长,进入举业的读书人增加很多,但科举名额却未见相应增加。应试者日增,而举业出路有限,为谋生计,大批读书人只能弃儒而商,进入正在迅速发展商业领域。但早年的教育使其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深受儒学的影响,这就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儒贾”或“儒商”。

——周生春、杨缨《历史上的儒商与儒商精神》

材料三 明代政治暴戾已是人所尽知的事实,廷杖、诏狱、流徙乃至日常的薄俸,人主对士大夫的施虐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在明代二百七十多年历史上,却从未有过士大夫谋反的确凿记录。如果说士人有所反抗,则主要是以言论的方式体现为某种精神表达,其实际意义往往是在伦理道德上对皇权表示否决。

——李庆西《最后的儒者》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李贽对孔子的主要看法。

⑵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儒商兴起的社会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商活跃对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

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中这种奇怪的现象。

 

查看答案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下列四组文章中属于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的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论祖国统一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发展是硬道理》《重新审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查看答案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

B.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

D.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