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炼信息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据材料“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可知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当时人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材料不能说明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予西方国家某些特权,并非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鸦片战争 【名师点睛】治外法权(exterritoriality)是免除本地法律司法权的情形,通常是外交谈判的结果。例如,一个甲国公民当在乙国访问时享受治外法权。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在涉嫌犯罪时,乙国的法院不能进行审判。即一国国民在外国境内不受所在国管辖,如同处于所在国领土以外一样。根据国际法和外交惯例,此种特权只有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代表等才能享有。军舰、军队根据协议通过外国国境时,也可享有此种权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社会流动的,具有较强的调节社会矛盾、特别是土地权和货币权的矛盾的社会机制。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三个主要剥削集团,官僚则是他们政治上的代理人。在中国形成了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的“四位一体”,维护封建制度成为它们共同的根本利益。材料主旨是    

A.允许社会流动具有积极作用

B.中国封建社会矛盾尖锐

C.统治阶层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D.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查看答案

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法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这一数据反映出(     )

A.科技教育成为私学的主要内容 

B.官员选拔标准制约官学教育内容

C.理学传播成为官学主要教育内容  

D.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

 

查看答案

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统治者使用武力不断强化中央集权

B.统治者借神抬高自己权威

C.统治者迫令和诱使诸侯按王的意志办事 

D.神权是由政权控制的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謇由于“通海为产棉最盛之区,而花身细软尤为中国之冠”,且“通海乡人素以纺织为生计”,决定从兴办纱厂起步。1895年10月开始筹建大生纱厂,1899年春开机生产。大生纱厂先后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创办了跨涉十多个行业的60多家企业,想要建立购、产、销、运一条龙的自我循环体系。“尽花纺纱,卖纱收花,更续自转”,“以纺成之纱销于本地”。1897年发行第一批股票,约定“当经太常寺少堂盛(宣怀)、翰林院修撰张(即张謇),合领南洋商务局官机二万锭,作为官股规银二十五万两,议集商股规银二十五万两,共计官商本规银五十万两,以壹百两为壹股。官绅订立合同,永远合办。行本不足,另集新股,一体分利。以银到之日起息,长年官利八厘,余利照章按股分派。”1907年,张謇申请获得了“二十年内,百里之内,不准别家另设纺厂”的专利权。张謇将大量利润投入到了南通的地方社会事业中去,先后创办或参与创办了各级各类学校300余所,兴办了大批文化体育卫生医疗设施、公共园林和慈善机构。1925年,大生各厂被银行及其他团体接办。胡适评价张謇是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材料二 荣氏兄弟起初兴办的是面粉厂,后又兴办棉纱、织布厂。面粉业先后办了12个厂,棉纱织布业先后办了9个厂。当荣氏兄弟创办无锡第一家机制面粉厂保兴面粉厂时,当地豪绅诬告其破坏了风水,被无锡知县勒令停建。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荣氏兄弟历时10个月打赢官司,把保兴面粉厂建了起来。但是地方仕绅又诋毁其机制面粉不如土粉,某家姑娘吃了已经中毒死亡。面对困境,荣氏兄弟购进土粉掺和在机制粉中,以使产品粉色和吃口接近土粉,并以低于土粉的价格销售;又派人到一些面点、点心店去推销,赊销使用,不仅价格比土粉低,还相继在上海、苏州、天津、烟台等地设立批发处,扩大外销范围。终于打开了面粉销路,使保兴面粉厂初步站稳了脚跟。荣氏集团在许多重要产棉区设立收购棉花的花庄,早期主要集中在江苏太仓,常熟、支塘等地,后来发展到了陕西西安、咸阳等地。抗战胜利后,荣德生果断决策:“本花可以止进,宜售出现纱,调进美金,以便购美棉之用。”在福新一厂1913年创办时,荣氏兄弟就与其他投资人议定:“各股东分得的红利,三年内均不提取,用以扩充企业,各股东的股利,也存厂生息,以厚资力。”荣氏兄弟在获取利润后,适当地从中拿出来一部分,为家乡无锡兴办一些社会事业。

——编自金其桢、黄胜平《大生集团与荣氏集团兴衰成败之道探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实现“状元办厂”的原因有哪些?

(2)历经几十年的坎坷曲折后,大生企业集团破产易主、走向衰落,而荣氏企业集团却兴盛发达。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大生集团与荣氏集团不同结果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对于我们研究中国民族工业兴衰的历史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