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B项应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54年”,故排除;C项与新中国实施一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史实不符,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1954年”、“协助国家机关”、“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的建议”可知此应为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的史实。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项,故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先驱》发刊词中提出,应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作“第一要务”,这个“第一要务”是指

A.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B.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C.确立国共合作方针          D.掀起国民革命运动

 

查看答案

一位宪法史专家评价某个历史文献说:“它既对以前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又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确认,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分工的理念。”这里的“它”指的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查看答案

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

C.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          D.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查看答案

清朝地方县志记载:“市有定居,墟惟趁赶。南曰墟,北曰集”;“货物辐辏,处古谓之务,今谓之集,又谓之墟”;“日中为市,神农氏之教也。……南人曰趁墟,北人曰赶集”。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农村集市的名称带有地域特色   

B.政府对草市的地点有严格管理

C.南北方呈现不同的专业化市场       

D.长途贸易促成区域经济的活跃

 

查看答案

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材料的观点认为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