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提倡研究希腊罗马文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提倡研究希腊罗马文化,谴责封建制度的愚昧,呼吁人的“新生”。徐梵澄先生在《希腊古典重温》中有言:“十三、十四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其实未尝‘复’出古代文化到什么地步。”但是,“它的光明,至少透过了它以前一千年。” 文艺复兴蕴含的非凡的创造力,表现在诗歌、绘画、雕刻、建筑、政治、戏剧、舞蹈等方面无可比拟的创造性,并不是对古典作品一本正经的拘礼模仿。

──摘编自朱孝远《欧洲文明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18世纪欧洲进入启蒙时代的高峰,涌现出一批对欧洲君主专制统治进行讨伐的思想家。所谓的启蒙就是要人们摆脱愚昧和迷信,用科学理性的观念来观察周围的世界,把个人从习惯或专制权威下解放出来。这场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大大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对其后的世界历史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启蒙思想家宣传人人平等,法律神圣,人的天赋权利不可侵犯等等。

──摘编自王晓德《布丰的“美洲进化论”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定“文艺复兴”概念是否“名副其实”,阐释主要理由。(仅判定不阐释不得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背景,并说明其相对于文艺复兴而言的特色。

 

(1)开放性试题,任答其一即可 判定1:“名不副实”(1分) 理由:文艺复兴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宣扬新兴资产阶级思想;不拘泥于文艺领域,涉及领域广泛。(4分) 判定2 :名副其实(1分) 理由:文艺复兴代表性人物倡导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传承了古希腊罗马人文主义传统。(4分) (2)背景:自然科学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分) 特色:呼唤理性;政治色彩渐浓;否定权威和迷信,倡导民主科学。(任意两点即给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答题时考生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如回答“文艺复兴”概念“名不副实”或名副其实均可;然后结合文艺复兴的实质和意义论证这一观点,注意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启蒙运动的背景可以从思想、经济、科技等角度进行归纳:材料一文艺复兴谴责封建制度的愚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经济、科技背景联系教材知识作答。第二小问考查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不同点,联系所学知识,答出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的进步之处。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背景和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安石曰:“夸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夸先急务。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变法派对军队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名额不足的军营加以合并,老弱不堪的兵士予以裁汰,全国厢禁军总额为796 315人,比宋英宗治平年间兵额减少了36万多名,比宋仁宗庆历年间减少了45万多名。在并营的过程中,宋神宗看到减少一批军校就能够节省大批开支,曾经高兴地说:“乃者销并军营,计减军校十将以下三千余,除二节赐予及缣从廪给外,计一岁所省为钱45万缗、米40万石、绢20万匹、布3万端、马藁200万束。庶事若此,邦财其可胜用哉!”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去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主张所对应的变法措施。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及成效。

 

查看答案

1890年,日本森鸥外发表了《舞姬》,作品最后部分,主人公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下,抛弃德国情人叶丽丝从柏林回国,与反动势力妥协。作品以清新的情调表现了个性自由追求者失败的悲哀。这部作品属于  

A.现代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浪漫主义文学            D.民族主义文学

 

查看答案

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开篇说明了他的目的:保存对希腊人和蛮族人业绩的记忆,特别是,“除了别的事情之外,要讲述他们之间彼此战争的原因”。这段话表明  

A.历史就是对过去记忆的一种描述 

B.历史注重文明间和平与战争等交流方式

C.历史学家的道德自觉直接影响历史的客观性

D.历史学家应该更关注历史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查看答案

中国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而西方启蒙思想则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与中国的启蒙思想相比,西方启蒙思想所独有的特点是  

①描绘了未来社会的蓝图 批判了专制制度 ③宣扬民主法制 ④倡导民主共和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丽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下列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

B.“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C.“及窦太后崩……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D.“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