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

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题眼是“则去”“天下受命于天子”。董仲舒主张绝对服从天子,故A项错误;题干中董仲舒的主张没有体现对君主暴政的制约,故B项错误;“争霸战争”不符合西汉时期的社会状况,故D项错误。题干中孟子的思想主张对君主有制约作用,而董仲舒的主张则没有,由此可看出 他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故C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董仲舒主张“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据此推断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查看答案

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表明(  )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

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查看答案

《春秋繁露》中载:“由此观之,正朔(帝王新颁历法)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出天行有常,探究客观规律

B.强调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

C.宣扬“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

D.主张知行合一,重建儒家信仰

 

查看答案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甚至将天候与政治混为一谈……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但其流弊则是一经摆布,今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造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难以摇撼之”的主要原因是(  )

A.董仲舒的新儒学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已经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

D.董仲舒的新儒学能够促进古代社会和谐

 

查看答案

史学家钱穆把汉代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  )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独尊儒术

C.察举取士            D.士族兴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