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   )

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

C.对独立参政的渴盼         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公理战胜强权”说明反对强权政治,再结合题干时间1918年,可知这一时期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联系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可知题干中的公理应该是指民主,即自由、平等,故B项正确,CD项错误;A项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不符。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的传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义和团被帝国主义勾结清政府剿杀于血泊之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导致了清廷媚外虐民面目的充分暴露,使中国人民对清廷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多的人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对该材料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B.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由此兴起

D.义和团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发展

 

查看答案

1912年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在我国,则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则如所谓军国民教育者,诚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也”。“且军人革命以后,难保无军人执政之一时期,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据此分析,表明蔡元培推行军国民教育的目的是(   )

A.倡导军国主义           B.维护军人政权

C.鼓吹军人革命           D.外收主权,内抑独裁

 

查看答案

《东方杂志》记载:“当戊戌四五月间,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士子多自濯磨,虽在穷乡僻壤,亦订结数人合阅沪报一份。而所谓时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材料反映了(   )

A.废除八股导致社会习俗根本改变      B.科举考试命题均以报纸为蓝本

C.改试策论促使士子广泛阅读报刊      D.改试策伦得到士人的普遍拥护

 

查看答案

魏源认为,中国、朝鲜、日本、安南等国自古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可以作为一个“儒教”文化圈,与印度之佛教,阿拉伯之伊新兰教,欧罗巴之基督教“离立而四”。这表明他(   )

A.致力于传播儒家文化    B.具有多元文化心态

C.认同“西学中源”说    D.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查看答案

1901年《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此教科书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下为此书部分内容:“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曰电”。“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申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此教科书的出版(   )

A.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反映了近代教育的普及

C.体现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         D.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