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

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C 【解析】 试题分析:1928年苏联的工业化已经开展起来,但斯大林认为“个体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需要,不能为工业化提供更多更大的工业产品消费市场,也不能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所以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农业开始改造,消灭个体劳动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发展集体农庄,由个体分散的土地到集中大规模农庄,属于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调整,故选C;选项A不符合材料的本意,如果是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其认识背景应该是当时苏联面临的严峻国际局势,即被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以及本国工业和经济水平的落后;B和D的表述与材料意思相差甚远,材料是要说明发展工业和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的,在实践中的体现是采取措施解决这一矛盾,显然B、D不合题意要求。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斯大林模式·形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 ‘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下列关于各时期金融中心形成 的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新航路开辟——北意大利金融        B.三次英荷战争——荷兰金融

C.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金融        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金融

 

查看答案

1400—1800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单位:百万)

满分5 manfen5.com

上表说明了( )

A.工业革命是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根源

B.印度人口的持续增长是因大量黑奴的贩人

C.中国与拉美人口数量的变化均缘于殖民扩张

D.不同地区人口变化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亚洲的传统经济结构

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美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冲击了东方的传统思想观念

④甘蔗、葡萄等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洲居民的生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之所以说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其主要依据是( )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合作更紧密       B.全球劳动分工格局首次形成

C.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D.世界经济已经制度化

 

查看答案

以一定时期内的一大强国为基轴,以绝对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优势为基础的霸权国际体制,成为了几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史的普遍规律(如图所示),这种国际体制(  )

满分5 manfen5.com

A.工业革命后最终形成

B.保持着动态中的平衡

C.一直以欧洲为核心国

D.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