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阅读下列材...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14年至1820年间,英国有超过600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这意味着严重的混乱和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因此,圈地可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斯大林提出,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指农产品价格大大低于工业产品的价格)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这是“一种类似贡款的东西”,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功。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斯大林在征购粮食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采取冒进和粗暴政策,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里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从最初动机看,苏联之所以加速推行全盘集体化,与其说是为了农业本身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如说是为解决农工矛盾和保障国家工业化而寻找途径。

——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三】  从这里,去年有五十亿粒纽扣“走”向全国各地……小小纽扣形成的大市场,像一块强磁体一样吸引着四方来客……它救活了濒临倒闭的工厂和行将停业的商店。桐乡县有个生产金鱼扣的化工厂,由于产品积压曾一度陷入困境。这个厂和桥头纽扣市场挂钩以后,市场负责为其推销产品,“小金鱼”游向了全国各地,工厂迅速有了转机……户办纽扣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目前,桥头镇及邻近乡的家庭纽扣厂年产值一千七百多万元。一业兴,百业旺,纽扣专业市场的兴盛,为其他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子。这两年桥头镇新办起服装厂五十多家,旅馆、饮食店近百家,修理、运输、五金、电器等服务行业一百多家,从业人员两三千人。

——王学孝《温州农村发展商品经济见闻》198512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英国、苏联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途径和方法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20世纪30年代快速工业化的后果

3)材料一、二中的英国和苏联与材料三中的中国在处理城乡关系上有何根本性的不同?

4)英国、前苏联、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国家工业化的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英国:通过开展圈地运动剥夺本国农民利益的方法推动国家的工业化。 前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牺牲农业,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发展重工业,促进国家工业化。 (2)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挫伤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3)苏联和英国在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将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对立起来,依靠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转变农村生产方式,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 (4)工业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家工业化的潮流不可阻挡;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必须要处理好城乡关系,化解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能力,英国工业化的途径依据材料一中“英国有超过600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土地……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的信息归纳;苏联的工业化依据材料二中“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指农产品价格大大低于工业产品的价格)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等信息从牺牲农业角度归纳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能力,依据材料二中“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与其说是为了农业本身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如说是为解决农工矛盾和保障国家工业化而寻找途径。”的信息从“经济协调,农民利益”等角度说明作答。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与获取信息、解读能力,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可以发现前苏联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方法上有很大区别:前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集中全力发展重工 业,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用高积累、低消费的方法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快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已有工业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充分利用农村资源(资金、劳动力、市场)继续国家工业化进程。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题型,综合上述材料,依据英国、苏联和中国的工业化的不同中找出各国实现工业化道路的共同规律,以及找出工业化道路的教训可以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必须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以及工业化中农民利益”角度回答。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背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探索·一五计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数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款: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

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

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摘自《1787年宪法》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1945年,在延安窑洞里,毛泽东与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有过一次有历史意义的谈话。黄炎培说:中国历史有一个从兴旺到灭亡的周期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在历史上,周期律是跳不出的,希望中共能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欣然答道: “我们已经找到一条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话”。                                                     

——摘自凤凰博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光荣革命至19世纪中期的具体事例说明英国是怎样进行政治制度创新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创新角度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进步之处。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相比是机械模仿还是超越?说明你的理由。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建设层面概括建国初期中共是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

 

查看答案

2014417,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去世。人们评价他的一部名著:“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揭示了拉丁美洲民族深层的文化和心理特征,表达了作者对于拉丁美洲民族命运的深层思考和热情关注。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与这一流派相似的著作是(  

A.《百年孤独》     B.《人间喜剧》

C.《老人与海》     D.《悲惨世界》

 

查看答案

“在这一群优秀的人物中间所主张的学说是: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的,是在上帝心中先有的一个模型的仿制,上帝将永远是它的推动者和恢复者。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中的幸福。”“这一群优秀的人物”是指(  

A.古希腊先哲               B.人文主义者

C.宗教改革家               D.启蒙思想家

 

查看答案

“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晰种(白人)之所为……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廿十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上述言论可能出自下面哪本书?(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