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江苏南浔的“湖丝”不仅远销国内...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江苏南浔的“湖丝”不仅远销国内边远市镇,而且大量出品;浙江桐乡的铁器“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资本主义萌芽促进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商品流通突破了狭隘的地方市场

C.商业繁荣促进工商业市镇兴起        D.海禁政策松动促进海外贸易发达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湖丝”不仅远销国内边远市镇,而且大量出品”“铁器“大江南北咸仰赖””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商品流通突破了地域的限制;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报最早出现于北宋末年,盛行于南宋。南宋《海陵集》记载:“小报者,出于进奏院,盖邸吏辈为之也。比年事有疑似,中外不知,邸吏必竞以小纸书之,飞报远近,谓之小报。”对“小报”理解正确的是

A、大臣给皇帝奏章的一种形式        B、朝廷给军队传递命令的文书

C、由政府主持编写发行的简报        D、一些官吏私下传递信息的文书

 

查看答案

两宋时期,田宅交易十分活跃,在人们的实践与政府的积极规范下田宅典卖逐渐制度化。南宋初年,政府规定田宅典卖者纳税印契,均价每亩约五贯,税率约8%,一次就征收到四千万贯。这种现象间接造成

A.土地兼并的缓解                    B.自耕农的衰退

C.中央财政收入大增                  D.商品经济繁荣

 

查看答案

历史转型是个非常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B.皇权和神权相结合

C.家国同构                          D.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向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当初是最先剪辫子的人,辛亥革命以后反而蓄发留辫,整个一位“前清遗民”; ……他平时讲课和谈话,张口就是“子曰诗云”;他……自称是“中国受过欧洲教育的人中资格最老的一个”,然而回国以后却变为思想最“守旧”的卫道士,他反对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力主尊孔读经,公然说:“现在社会大乱,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君主”;他十分熟悉西方文明,然而却从中得出结论:“欧洲人所热切希望并极力去实现的民主主义文明,就是我们中国人两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的东西”,他狂热地赞美中国封建社会落后丑恶的东西,如一夫多妻制、纳妾现象、女人缠足等。

材料二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

——摘编自《狂儒辜鸿铭》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以来辜鸿铭对待东方文化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你如何评价辜鸿铭?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美国自从在国联问题上失误之后,孤立主义一度重新甚嚣尘上。在华盛顿体系中,它“参与其中而不负责任”,继而带头提出所谓“非战原则”,甚至在中国东三省发生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国务卿史汀生也只发了个“不承认”的声明,以致法西斯国家得以得寸进尺,终于酿成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几年,以往美国之行的政策基本未变,在1935——1937年间接连通过几个“中立法案”,声称要避免“重犯”上次欧战时的错误,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出售军火等。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在1939年开始修改中立法,取消过时的“军事禁运”,转而实行“现购自运”。当时德国支付和运输能力均较英法为弱,因此这种“现购自运”政策于英法有利。……大约到了1940年,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德国先后入侵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这年9月27日,日军侵入印度支那,接着又公布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把矛头指向美国,才使美国在心理上有所觉醒,认识到摆脱孤立主义之必要,包括罗斯福总统本人在内。……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于1940年9月与英国签订《驱逐舰—海军基地协议》,即由美国向英国提供驱逐舰,英国向美国提供大西洋海军基地;1940年3月签署“租借法案”,决定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并拨款70亿美元,以作建立和运输租借物资之用。这样,美国就由中立国变为非交战国,实际上站到了交战的一方。

——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长期保持中立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放弃中立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