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在《与刘成禹对话》中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

孙中山在《与刘成禹对话》中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然日月。”孙中山在此强调了科举制(   )

A. 因不合时宜而需要废除                 B. 是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

C. 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D. 考试的内容应该改革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分析有效信息来解答问题,材料很明显是对科举制的肯定。从材料中可分析出,孙中山认为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而且培养了大量人才,尽管科举考试的科目可能不合时用,但科举制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他不仅称赞科举制度本身,而且连科举考试的内容也加以肯定。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查看答案

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后,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   )

A.宋代以后国力渐趋衰弱                 B.唐代建筑技术难以超越

C.宋代以后地方经费困窘                 D.宋代以后专制兵权加强

 

查看答案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该文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A. 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B.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查看答案

“自春秋以来,楚国率先突破诸侯公、侯、伯、子、男序列的局限,自称为王,跟原来的宗主周王齐列。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先后都变成了王,而七雄中的强者也有了齐与秦并称东、西帝的提议。”这反应的本质问题是(   )

A. 天下共主的时代已来临               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 兼并战争促进社会进步               D. 分封制度体系趋向崩溃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化的契丹贵族耶律楚材反对“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倒退的措施,建议窝阔台“:“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当他把征收来的金、银、帛、粟陈列在朝廷上让窝阔台过目时,这个大汗才懂得了行汉法的好处。元世祖即位后,围绕着采用汉法问题,斗争更为激烈。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尊用汉法,其故何如?”1265年中原汉族学官许衡针对这一问题给元世祖上疏说:“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魏、辽、金,历年最多。他不能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然可考。使国家而居朔漠,则无事论此也。今日之治,非此奚宜?”当时蒙古已统治中原地区,忽必烈不得不大量人用汉人,采用汉法。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分析元朝实行汉法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汉法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