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

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相对容易判断但考查的知识很广,第①项从“食堂”“公社”等可判断处于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时期;第②项从“山河归人民”“庆新生”等可判断是新中国成立时;第③项从“科学发展观”“三十载”等信息可判断出应是2008年前后;第④项根据“自主权”“责任制”等信息,对联应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据此本题应选②①④③,选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新中国成立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从中能获得的正确信息包括

满分5 manfen5.com

①1956年公有制占主导地位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②1978年以后公有制经济成分明显下降 

③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④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管子•君臣》中说:“衣服所以表贵贱也”,成语“衣裳之会”、“衣锦还乡”等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服饰被赋予了许多文化内涵。以下关于中国社会服饰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古代社会服饰最主要的功能是区分等级秩序

②辛亥革命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西装在中国流行开来

③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涌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变迁

④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的服饰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A.①③        B.②③        C. 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周         B.秦         C.汉      D.唐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庆历中,议弛茶盐之禁及减商税。范文正以为不可:茶盐商税之入,但分减商贾之利耳,行于商贾未甚有害也;今国用未减,岁入不可阙,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须取之于农。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国用有余,当先宽赋役;然后及商贾。弛禁非所当先也。其议遂寝。                                 ——沈括《梦溪笔谈》

(1)请摘录材料一中能体现范文正经济思想的内容,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该经济思想。

材料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18年夏至1920年春为第一阶段,1920年春至1921年春为第二阶段。……据苏俄中央统计局统计,1918—1919年度在26个省运达的粮食总量中有56%是粮食投机小贩运来的。城市居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以10倍的高价从黑市上购买食品和日用品。1919年春,在15个城市居民面包消费量中,从黑市上购买的占60%。经济状况的极端恶化,使人民的生活陷入空前的困苦中。人们连续几年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由于饥荒和营养不良,流行性疾病一度泛滥。

——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这些问题苏俄政府在农业和商业上的对策。

材料三  整个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货币主义者都是凯恩斯主义者的主要陪衬。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领导下,他们对凯恩斯的政策与理论提出了有效的反对。凯恩斯主义者于20世纪50年代所使用的消费函数模型,没有考虑货币的作用,也没有考虑价格或价格水平。

——[美]哈里·兰德雷斯和大卫·C·柯南德尔《经济思想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货币学派的具体主张,并说明美国和英国开始实行货币主义的执政者及其经济措施。

(4)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查看答案

清政府为稳定和巩固边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云贵总督)鄂尔泰曰:“改流之土民宜(应当)从国制。”由于改流百姓仍听土目管辖,生活习俗依然如故,鄂尔泰建议应允许改流之民自愿效仿满族剃头,不得强迫;改流之地的把目、火头应改名为保甲制度中的里长、甲首,且无恶迹的土目也不必迁至内地。……应继续令土目管理当地夷民。

——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再探

(1)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土归流的含义,并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治理“改流之土民”的具体措施。

材料二  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联,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新疆全境,向称水草丰饶,牲畜充牣者……区区愚忱,实因地不可弃,兵不可停,而饷事匮绝,计非速复腴疆无从着手。……至省费节劳,为新疆画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已者。

——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 奏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设置新疆行省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左宗棠对新疆的历史贡献。

材料三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敌从海道内犯,自须亟练水师,惟各国皆系岛夷,以水为家,船炮精练已久,非中国水师所能骤及。中土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根基。若陆军训练得力,敌兵登陆后尚可崖战;炮台布置得法,敌船进口时尚可拒守……况新疆不复 ,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孰重孰轻,必有能辨之者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两者在观点上的异同,并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