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刘邦)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卷30

材料二   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

──《后汉书》卷46

材料三   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至,则安能不为非?

──王符《潜夫论》卷1

请回答:

(1)概括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2)政府推行这样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4)结合史实说明政府是否达到了其目的?

(3)评论这种商业政策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商人的生活方式加以限制;提高商人的赋税额;不许商人作官。(6分) (2)抑制土地兼并,保证粮食供应,稳定社会秩序。(4分)没有达到其目的。西汉中期以后,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农民流离失所,社会矛盾激化。(4分) (3)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但是,从长远看,压抑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高祖(刘邦)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限制商人的地位;“重租税以困辱之”,对商人征收重税;“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商人子弟不得做官。 (2)材料二指出“豪人货殖……有千室名邑之役”,即商人用赚来的钱财大量兼并土地;材料三指出“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重农抑商政策对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考点:重农抑商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中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描述最具历史洞察力的是

A.光明大道,前途无量             B.回光反照,走向灭亡

C.缓慢发展的经济复兴             D.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查看答案

“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重商主义观念十分盛行

C、重农抑商观念影响深远     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

 

查看答案

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根本原因是()

A.产生并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

B.民族资产阶级经济力量薄弱

C.民族资产阶级来自官僚、地主和商人

D.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双重压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