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置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据此可知,提刑按察使司...

明置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据此可知,提刑按察使司的设置

A.实现了司法独立

B.有利于整顿吏治

C.加强了地方权力

D.实现了权力制衡

 

B 【解析】 试题分析:从题干信息“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可知提刑按察使司的设置并没有实现司法独立,故A项错误;提刑按察使司掌“刑名”,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身兼多职有利于正风肃纪,澄清吏治,故B项正确;提刑按察使司的设置不是为加强地方权力,故C项错误;从提刑按察使司的设置看不出实现了政治权力的有效制衡,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提刑按察使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身,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禁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专制皇权的强化

C.贵族制度的衰落

D.科举制度的成熟

 

查看答案

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部门执行。这种制度最可能出现在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查看答案

唐朝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下列诗句与材料意思不相符合的是

A.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B.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查看答案

陆游《老学庵笔记》写道:“吏勋封考,笔头不倒;户度金仓,日夜穷忙;礼祠主膳,不识判砚;兵职驾库,典了袯裤;刑都比门,总是冤魂;工屯虞水,白日见鬼。”这主要反映了

A.六部都有很大的决策权

B.六部权力及利益分配的不平衡

C.丞相废除后六部工作的繁忙景象

D.北宋政治机构设置繁杂

 

查看答案

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设立“中朝”“外朝”制度

C.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