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这被称为“春秋笔法”。 对孔子这种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A.所作《春秋》不足为信              B.孔子力图废除分封制度

C.是对“礼崩乐坏”的反应            D.制约了当时的诸侯争霸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中既有“记述历史”的客观存在,也有“春秋笔法”的主观反映,不能片面判断《春秋》不足为信,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述及孔子关于分封制的看法,故B项错误;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分封制、宗法制等趋向崩溃,奴隶社会的原有秩序日益瓦解,包括孔子认可的一些“尊者、亲者、贤者”也都可能存在着部分缺点,从维护周礼的目的出发,孔子只能采用委婉的方式来记述,故C项正确;“制约诸侯争霸”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和早期儒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                  B.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

C.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           D.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

 

查看答案

宋初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后来实际上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明初,朝廷派官员分巡各省督理税粮等,称为巡抚,后实际掌握地方军政大权。这些变化说明了

A.地方势力的扩大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监察体制的完善                  D.封建吏治的腐败

 

查看答案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结果导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不得已“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上述材料说明王莽

A.改制时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国有土地                  B.得到了无地农民的大力支持

C.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D.最终重新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

 

查看答案

《明史·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剌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

A.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B.华夷思想根深蒂固   

C.清初海禁政策松弛       D.中外贸易盛况空前

 

查看答案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A.皇帝地位高而大权独揽              B.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