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制。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学生和乡贡都受吏部考试……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进士主要考诗赋,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清代科举,大致分为四级,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清代科举八股文仍占重要地位,八股格式更加机械化,形式死板,内容空泛。四六骈体的殿试策,颂联套语,千篇一律,竟成了登上仕途的主要手段……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秦至西魏、北周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

(2)材料二中所说的进士科始于何时?为何在唐朝受到极大重视?

(3)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对当时政治有何影响?从清朝科举制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政治原因。

(4)从古代的用人制度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1)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 (2)隋炀帝时。当时的进士科是做高官的阶梯,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 (3)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4)用人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衰;必须根据社会需要,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治理国家。 【解析】 试题分析:(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变化:需要结合材料一、二来回答。由材料一中的“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可以得出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由材料一中的“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可得出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由“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可知曹操强调“唯才是举”;由“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等信息可知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由材料二中的“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一曰德义有闻”等信息可以得出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原因: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上述变化中,非常注重“德”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是因为从西汉以来,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不同时期的标准不一样说明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几乎每个时期都关注了官员的“才能”,这是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所说的进士科始于隋炀帝时期。第二小问根据题干信息“”进士科,尤为重要……进士主要考诗赋,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以及所学知识回答。 (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要适应时代需要、培养新式人才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但两者在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下列事实中属于这种差异的是

A.地处地中海沿岸地区,海岸曲折

B.建立了政治上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

C.积极向外拓展,寻求新生存空间

D.在文明发展中深受外来文化影响

 

查看答案

《全球文明史》提到:“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要用法规和客观的判决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反对君主专制

C.是维系帝国统一的工具

D.是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

 

查看答案

某中学进行《3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A.原告:奴隶;被告: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B.原告:罗马帝国公民;被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

C.原告:罗马帝国公民;被告: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

D.原告: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依‘现金借贷’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用的语言即为当事人的法律……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上述规定体现出

A.《十二铜表法》实际是习惯法

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务人利益

C.《十二铜表法》兼顾奴隶利益

D.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严格的限制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所评述的法律是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秦朝秦律

D.《卡拉卡拉敕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