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足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徳
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A.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B.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
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
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
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曰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B.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西游记》中多次出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说法,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幻想,在他的理论中,却变成了科学的真实。他是
A.达尔文
B.牛顿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周先慎在《明淸小说》里写道“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淸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亊而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说明“明淸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B.封建君主制的需要
C.商品经济的开放性
D.自身较强的适应性
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