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称帝失败后,中国社会逐渐呈现出两极化趋向。正是这样一种看似歧异的矛盾格局,孕育和催生了1924年至1927年的国民革命。这里说的“两极化趋势”指的是
A.民众权利扩大和社会生活进步
B.政治不断民主和经济发展迅速
C.国家实力强大与对外交往扩大
D.军阔割据混战和文化异彩纷呈
《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即1912年3月)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有七章。其中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这些规定
A.完全照搬美国1787年宪法
B.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C.体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D.反映了全体中国人的民主要求
《近代以来,在买办、商人等群体中逐渐形成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右表为《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年)》一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B.适应了中外贸易交往的需要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D.西学东渐已涉及文化生活领域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发表的宣言,虽重申了孙中山的直接民权说,但明确表示了否定“天赋人权”的平等自由说,强调“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及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这表明在当时的国民党看来
A.西方的天赋人权说不适合中国
B.反帝反军阀是给予民权的前提
C.孙中山的直接民权说更为先进
D.民族危机依旧影响民主的实现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A.十月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
B.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C.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推动
D.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一战期间,以孙中山、张謇、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的主流思想及各自的主要实践活动极大的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下列思想与以上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主共和——君主立宪——社会主义——民主与科学
B.民主法治——君主立宪——民主与科学——社会主义
C.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与科学——社会主义
D.君主立宪——实业救国——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