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中日站在各自的立场导致对丰岛海战记述各异,故A正确。历史真相因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故B错误。中日两国的文献记录各异,需要其他证据来还原历史真相,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故D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D.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查看答案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查看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骞选择了实业。”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实现君主立宪制

C.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D.建立民主共和国

 

查看答案

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

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B.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