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8年,帝国主义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和扶植国民党反革命政权,决定作出有限的让步。而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从巩固反动统治和扩大财源出发,便利用这一时机,于1927年宣告关税自主,并于1928年12月7日颁布“海关进口税则”。1929年2月1日该税则正式实行,这就是所谓第一个“国定税则”,1930年12月29日,国民党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再经协议,颁布第二个“国定税则”。以后又在1933年、1934年分别颁布第三、第四个“国定税则”,由十二级税率改为十四级税率,税率也改为5%至80%……1929年国民党政府关税收入为2.75亿元,1934年增至3.82亿元,关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百分比由1928年的41%,增加为1932年的51.75%。国民党政府虽然提高了进口税率,但不是关税自主……如1929年的第一个“国定税则”因与日本帝国主义利益有抵触,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刁难,直到满足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日本帝国主义才同意与中国签约。1933年“国定税则”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反对,仅实施一年就夭折了。
——摘编自郭庠林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简明教程》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从1928年开始国民党政府推行关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上述国民党政府所推行的关税改革进行评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一15世纪欧洲人绘制航海图
图二《坤舆万国全图》
注:1602年,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出资刊行,曰《坤舆万国全图》。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15世纪和17世纪地图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呈现阶段性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关于“九月三日抗日战争胜利日纪念办法的通知”即强调,“打败日本主要是中国人民和苏联的功劳”、“美帝国主义是今天中国人民的死敌”……自1951年始,中苏领导人为抗战胜利纪念经常互致问候。……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此后除《人民日报》等上发表有社论纪念抗战胜利外,其他纪念活动几近停滞,抗战胜利纪念日似乎被遗忘。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抗战胜利纪念逐渐被当作社会动员重要媒介,吸收社会各界广泛参与。1985年9月2日,上海晋元中学在沪西工人影剧院举行纪念大会;《解放日报》发表有张祺的《上海职工同新四军的战斗情谊》、陆诒的《徐州会战中访李宗仁将军》、李直峰的《抗战期间的对日无线电侦破工作》等;上海市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文艺演出在文化广场隆重举行;彭真在首都各界人民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抗日战争过程中“国民党统治区的正面战场,广大爱国的国民党军队包括东北军、西北军和其他地方部队的官兵,爱国的国民党政府官员,也为保卫祖国、抵抗敌人克尽了自己的努力,作出重要的贡献。
1995年8月12日,“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专题书介展览”在香港举行,集中展出内地和台、港、澳地区近年来出版的有关抗日战争的300多种书籍、图册和音像制品;9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在北京联合举办国际友人与中国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座谈会;共青团中央等单位为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联合主办“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竞赛活动”;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世界人民的支持。我这里要特别提到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对中国抗战给予的人力、物力支持。”
(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开放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的特点出现的原因。(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现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的伟大意义。
世界某个组织类似于合作社形式的金融机构,成员国加入时需存入一笔认缴款,份额多少由其经济地位决定。该组织用各成员国缴纳本金组成基金库,向遇到金融困境的成员国提供国际收支融资,帮助会员国暂渡难关,并实施经济调整和改革。该组织成立之初的宗旨是
A.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支持
B.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
C.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D.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强调阶级性的中国画改造过程中,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的“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在本质上反映了
A.摆脱苏联模式寻找本国道路的探索
B.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范围基本确立
C.“双百”方针的提出并得以贯彻
D.中国共产党“左倾”思想的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