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新中国外交日益显示出中国特色。其中之一就是 A.坚持独立...

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新中国外交日益显示出中国特色。其中之一就是

A.坚持独立自主冲击两极格局

B.支持民族独立坚决反殖反霸

C.倡导和平共处谋求周边稳定

D.壮大社会主义遏制资本主义

 

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AD明显与新中国的外交相悖;B符合题意,日内瓦会议是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会议,会议最后签署了关于印度支那恢复和平的协议,体现了中国对民族独立的支持;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由亚非人民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反映了中国反殖反霸的主张,C不够全面。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名师点睛】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政策的调整 时期 国内外形势 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 建国初期 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亚非国家独立,美国敌视、孤立新中国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确定了“一边倒”等方针 同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万隆会议 20世纪 70年代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三世界的崛起,美苏争霸的形势 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的改善 改革 开放后 世界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解体,国内现代化建设需要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 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很多重要领导人如汪精卫、孙科、宋子文、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他们在这里共作出200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治土豪劣绅等。“这个政府”是指

A.南京临时政府

B.武汉国民政府

C.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D.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查看答案

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查看答案

下表数据选自我国著名经济史学家许涤新、吴承明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1894年消用洋纱量及其相应比重数最有可能是

 

1840

1860

1894

土布消用棉纱量万担

620.9

628.6

612.4

其中消用洋纱量万担

2.5

3.5

 

比重%

0.40

0.56

 

A.1.5、0.24

B.4.6、0.75

C.143.4、23.42

D.560.5、91.5

 

查看答案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查看答案

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他认为制约光绪没能“清算”慈禧太后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制度

B.清朝祖制

C.宗法制度

D.性格怯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