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申报》刊登上海市抗敌后援会致江苏省政府的电文:“日来贵省沿京沪路密迩本市各县之...

《申报》刊登上海市抗敌后援会致江苏省政府的电文:“日来贵省沿京沪路密迩本市各县之居民,纷纷迁入我市,冀免战祸。惟是本市人口膨胀……则粮食亦必发生恐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南京沦陷

C.八一三事变爆发

D.卢沟桥事变爆发

 

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因为逃避战乱,百姓沿京沪路迁入上海,可知上海暂时没有受到战争影响,可以推测时间大概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北方战乱,为逃避战乱,人民沿京沪路转移,D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的东北,排除A;南京沦陷是在1937年12月,排除B;淞沪会战也叫八一三事变,发生在上海的战役,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C。所以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

A.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B.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

C.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

D.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查看答案

《1921中国社会图景》一文指出,五四运动后,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主要的三大社会思潮。将三大思潮紧密结合的是

A.中国共产党“一大”制定的最高革命纲领

B.中国共产党“三大”的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C.中国国民党“一大”上形成的新三民主义

D.国民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

 

查看答案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查看答案

“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材料意在说明罗马法

A.不受立法机构的制约

B.创制过程具有较强的伸展性

C.不必执行皇帝的敕令

D.在世界法律史上占重要地位

 

查看答案

唐朝时由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者共同审理案件,称“三司推事”;到清朝时,除沿用“三司”制外,如遇重大案件,则实行九卿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员共同审理。上述制度规定的实行

A.表明监察机构逐渐呈现出独立性

B.有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易造成权力交叉,行政效能低下

D.使君主的权威不断得到强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